《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简介:
开讲啦!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许子东小说课的“镇箱之作”,
绘制了一张供我们探索20世纪文学的地图
◎ 内容简介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一次,我们用小说打开中国!
百年来,1902—1916,总被忽略的“晚清时期”;1917—1941,总被说起的“五四时期”;1942—1976,总被留白的“革命时期”;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20世纪小说课”,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士农工商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神预言”开始,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止,奇遇中国100年。
特别收入“生态篇”,高度还原“作家的一天”——1926年郁达夫的“恋爱”日记,1936年鲁迅晚年的“误诊”疑云,1952年巴金“同志”在朝鲜战场,1984年“寻根”韩少功在杭州会议,1994年“拜访”王安忆的上海作家生活……
百年来,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老残游记》有句话:“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了。”
◎ 作品看点
理想国 × 许子东 ——
开讲啦!百年中国小说,百年中国故事,金句连连,脑洞连连,许子东小说课的“镇箱之作”!
★ 理解中国,以小说为方法,一张供我们探索20世纪文学的地图——
晚清贪腐是一种官场的“刚需”?清官比贪官更可怕?乡土是蒙昧的,还是美好的?谁为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负责?萧红小说无技巧?从《狂人日记》到《山上的小屋》,是谁生病了?“一女多男”写中国?
原来一部小说还可以这样读,从ABC到XYZ,这是一本不用文学史名义的新编文学史。
甚至有些文学史上的事件,还是作者许子东直接参加的,如1984年的杭州会议。本书因此披露8张作者收藏多年的“文学老照片”,手写照片图注,原样呈现。(友情提示,有些小说篇目,你可在“看理想”App扫码完整收听)
★ 100年来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我们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
如果说《活着》写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大概接近于文学版的共和国“前三十年”史,那么《白鹿原》写10年代到50年代初,时间上完全覆盖了“前五十年”中的民国史,这是20世纪“中国故事”的前半生。
百年小说里,官员、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商人,女性,这些久经考验、由每位作家书写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无论《阿Q正传》抑或《平凡的世界》,均是“中国故事”。
百年来文学史上的代表作,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当我们看到他们的血泪和梦想,也是看到今天的自己。
★ 附赠1份可手持的长卷《20世纪中国小说作家系年》——
100部小说有100种写法,它们都是对的!
除了特赠1份手持长卷《20世纪中国小说作家系年》,本书还收入2份经典书单(《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评选名单 + 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选目)。
并介绍各时期同行的精彩研究,读者可与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陈平原、洪子诚、陈思和等,以及海外的夏志清、王德威等名家,展开一席国民级小说经典的“百年对话”。
◎ 名家评价
★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学界,有学问的人不少,能说会道的人也很多。但有学问,而且文采飞扬,能说得清楚的,可就难得了。跟许子东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会长见识,而且也是一种享受。
★ 陈丹青(画家、文艺评论家、作家)—— 我相信这百年来的文学,在许子东先生心里是一本账,他已经能够出入自由,讲述我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几十位作家,以及背后的文学和时代演变。我非常期待他带领大家进入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观园。
★ 阎连科(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终于有人以其天赋的才华和力量,去推开长河的浪浊,劈剥出一条新的、更清晰的河道,让百年作品、百年史文,从那河道上部部流来,重新为读者建立起一个无尽帆船的风光。我们坐在岸上的人,眼和心都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天空。
★ 史航(编剧、策划人)—— 一百年国情国运,着落在一百部小说沧桑。我们素来陌生的,他都熟悉;我们习以为常的,他偏有探究的兴趣。在一个罕有福尔摩斯的时代,我们好好追寻子东,做一个认真的华生。
★ 梁文道(作家、媒体人、“看理想”总策划)——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光听许老师第一集讲梁启超的政治科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我就真是拍案叫绝。就算你对文学不内行,也能图个乐。当然这个乐,有时候也是会心一笑。了解许子东的朋友一定明白我在讲什么。
◎ 网友点评
★ Cooooool(豆瓣)——“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20世纪中国小说,我是许子东。”陪伴了我好久的节目,反复听,终于出书了。
★ 小木鱼(看理想)——整个孕期都在听许老师讲故事,谢谢陪伴,就在今天即将临盆,辗转我的人生也刚刚开始。
★ GiMu(豆瓣)——严格来说是听过,并已经在按这个路径读现代中国小说。回归之路。
★ 花满蹊(看理想)——许老师您好!听到您的声音总是很安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个春节不是节日是战场……为了所有美好的这一切,我们都要咬紧牙关继续战斗下去!感谢您的陪伴,今天立春,代表我身边的医务朋友们祝许老师春安!谢谢您!
★ 番茄盖饭(豆瓣)——许子东先生的这次重读,对他自己来说,是对过往经验的一次总结与发凡。成稿成书,对读者来说,则是把文学打下人间,绘制了一张供我们探索20世纪文学的地图。
★ Akomi(看理想)—— 一边配合着《许子东现代文学课》书籍在看;感兴趣的小说就买Kindle版读几篇;……许子东的叙述太可爱,感觉是个对多样世界怀有好奇和包容的可爱之人。“人可以消失,但感情的故事,会留下来。”唏嘘不已。
★ 啷个哩个啷当锵(豆瓣)——许老师蕞新力作。由看理想上的“20世纪中国小说”节目脱胎而来,语言和结构都做了很大幅度的完善、调整,行文流畅舒缓、点评精到有力。此书打通近、现、当代中国小说史,一以贯之,实践了乃师钱谷融先生“文学是人学”的批评理念。书中涉及大量学科热点话题,但又不拘泥于理论探究,仍以作品细节、脉络为中心,读起来毫不生涩,应该算是许老师到目前蕞雄心勃勃的作品。
◎ 本书的“老照片”图录(by 许子东手写图注)
1984年,杭州会议合影。
80年代上海作协开会。前排右五,上海作协副主席吴强;蕞后一排左四,作协会员许子东。
1988年,和钱谷融先生在香港大学。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1988年王安忆、许子东在香港。
王蒙、黄子平、许子东,1996年于许香港寓所。
90年代,和张贤亮摄于台湾(张是作家代表团团长)。
2000年,夏志清教授来香港岭南大学开会。
2018年,铁凝和许子东。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摘录:
学术界一般认为《老残游记》是晚清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小说。鲁迅、胡适、夏志清都十分赞赏推崇《老残游记》,不过赞赏角度不同。鲁迅注意的是官场批判:“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胡适则认为:“《老残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却不在于作者思想,而在于作者描写风景人物的能力…《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滥调,总想镕铸新词,做实地的描画。望这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夏志清则对刘鹗小说的“中国情怀”评价极高:“刘鹗与诗圣杜甫相形之下,毫不逊色;…两者同样优时感世,虽然极其悲戚沮丧,但对中国的传统,信念坚贞不渝。”我手头使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老残游记》,里边也有出版说明:“作家虽有同情民众疾苦、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甚至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反侵略斗争。”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目录:
【自序】 小说史与中国故事
【第一部】 ……1902—1916……
1902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20世纪中国小说的起点
1903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贪腐是一种官场的“刚需”?
1903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人称的出现
1903 曾朴《孽海花》——读书人、名妓与官场
1903 刘鹗《老残游记》——清官比贪官更可怕?
1912 徐枕亚《玉梨魂》——20世纪的文言小说
【第二部】 ……1917—1941……
1918 鲁迅《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五四”新文学,到底“新”在哪里?
1921 冰心《超人》、许地山《商人妇》《缀网劳蛛》——文学研究会
1921 郁达夫《沉沦》《茫茫夜》《秋柳》——民族·性·郁闷
1925 鲁迅《伤逝》——“五四”爱情小说模式
[生态篇]作家的一天——1927年1月14日的郁达夫日记
1928 叶圣陶《倪焕之》——个人命运与大时代
1928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20年代的女性主义
1928 批判鲁迅——为文学而革命,还是为革命而文学?
1929 茅盾《创造》《动摇》——新女性与新官场
1930 沈从文《柏子》《萧萧》《丈夫》——乡村底层人物
1930 张恨水《啼笑因缘》——鸳鸯蝴蝶派代表作
1930 刘呐鸥《游戏》、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的狐步舞》——十里洋场中的红男绿女
1931 巴金的《家》——细思极恐的爱情故事
1932 吴组缃《官官的补品》——怎样让读者讨厌主人公?
1933 茅盾《子夜》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出路”?
1933 施蛰存《梅雨之夕》——“第三种人”的困境
1934 沈从文《边城》——怀疑“现代性”?
1934 老舍《断魂枪》——武侠三境界
1934 萧红《生死场》——“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1935 李劼人《死水微澜》——“一女多男”写中国?
1936 老舍《骆驼祥子》——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
[生态篇]作家的一天——1936年8月5日的鲁迅日记
1938 张天翼《华威先生》——官场与国民性
1941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我”和霞村的三角关系
【第三部】 ……1942—1976……
1943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无意之中开启新时代
1943 张爱玲《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张爱玲的香港传奇
1943 张爱玲《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的上海故事
1945 孙犁《荷花淀》——好风景,血战场,新妇女,旧美德
1945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篇幅蕞长的中国现代小说
1947 钱锺书《围城》——方鸿渐的意义
[生态篇]作家的一天——1952年3月22日的巴金日记
1956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干部”与“官场”
1957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50年代的文学评论
1957 梁斌《红旗谱》——农村阶级斗争模式
1957 曲波《林海雪原》——红色武侠小说
1957 吴强《红日》——战争小说中的文戏
1958 杨沫《青春之歌》——像恋爱那样革命
1959 柳青《创业史》——唯一描写“十七年”的“红色经典”
1961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发行上千万册的“信念文学”
1966—1976 “十年”代表作是哪一部?
【第四部】 ……1977—2006……
1977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伤痕文学的泪点
1979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卑微的农民和好心的干部
1979 茹志鹃《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三红”与“一创”的拼贴
1979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弦《挣不断的红丝线》——70年代末的爱情小说
1979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改革文学与官场斗争
1980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礼失求诸野
1981 古华《芙蓉镇》—— 一本书了解“十年”
1981 韩少功《飞过蓝天》、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绿夜》——知青文学三阶段
1984 阿城《棋王》——革命时代的儒道互补
[生态篇]作家的一天——1984年12月14日,杭州会议与韩少功的一天
1984 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一个知识分子的身心历程
1985 残雪《山上的小屋》——当代版“狂人日记”
1986 史铁生《插队的故事》——蕞杰出的知青小说
1986 张炜《古船》——“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
1986 莫言《红高粱》——当代小说的世界意义
1986 路遥《平凡的世界》——改变青年三观的“中国故事”
1987 马原《错误》——叙述的圈套
1987 王蒙《活动变人形》——对一个“新派”知识分子的审判及其他
1987 王朔《顽主》《动物凶猛》——“流氓”的时代
1988 杨绛《洗澡》——从“国民”变成“人民”
1988 铁凝《玫瑰门》——非常年代与女性命运
1993 陈忠实《白鹿原》——“政权”“族权”“神权”
1993 余华《活着》——几十部当代小说的缩写本
1993 贾平凹《废都》——“一本写无聊的大书”
1994 王小波《黄金时代》——身体快乐,是我们唯一的精神武器
1996 王安忆《长恨歌》——写女人,还是写上海?
2006 刘慈欣《三体》——中国故事与科幻小说
【附录】 参考书目
【图录】 本书的“老照片”(部分)/许子东笔注
【纵论篇】 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若干问题
【后记】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