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纳》简介:

20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被誉为德语文坛的“奇迹”——

巴赫曼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首个德语直译的中文版,忠实再现意识流动的极致文本,细腻还原令人眩晕的语言迷宫;

以挚爱保罗·策兰为原型,一窥20世纪德语文坛的隐秘绝恋;

同名改编电影获德国最佳长片奖,诺奖得主耶利内克、彼得·汉德克力荐;

以意象、隐喻加密的诗性语言,拆解独属于女性的真实与失落:

一个困于“他”的无名女人,在细密复杂的情感宇宙中,在两性不对等的艰难缠斗中,逐渐被吞噬自我,最终遁入墙中消亡…

“这是谋杀”

🌊

编辑推荐

一颗火热的心被无尽的等待、冷漠和暴力碾成灰烬

一个女人原本可能获得的全部幸福

都在“今天”化为泡影

前方没有出路,只有任谁都无法穿透的冰冷墙壁。

◎英格博格·巴赫曼被奉为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1990年,她的作品被翻成英文之后,被称赞“能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塞缪尔·贝克特最好的作品相媲美”。

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推荐阅读的当代奥地利作家。被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称为“20世纪奥地利最智慧的女人”。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埃莱娜·费兰特最喜欢的40本书之一。

巴赫曼曾有过一个名为“死亡形式三部曲”的写作构想,《马利纳》是其中之一,她在生前只发表了这一部。

诗意的语言构成意识的流动,像汹涌的潮水一般将小说汩汩推进。

现实、梦境、呓语、童话、通信、虚构中的虚构对话,平实的、狂暴的、自省的、残酷的文字逼着“我”最终正视现实,那里只有坚实的墙壁而已。

“只有当人们与当代文学保持那令人眩晕的距离,才能真正读懂这部充满自白、富有变化的作品。”

◎小说《马利纳》于1991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主笔改编,由新德国电影异将韦纳·施罗特执导、法国女星伊莎贝·于佩尔担当主演。该片荣获1991年德国电影最佳长片奖。

◎德语直译,忠实、细腻再现文本流动而富有诗意的意识和精神状态。

◎护封上的兰花有“热烈”之意,被灰色的蝴蝶压住,昭示原本汹涌的热情终遭暗淡的命运。内封上的图案是泡桐花,象征“永远的守候”,是对爱的执着与坚持,哪怕得不到回应。红色字体与裸脊上的红色锁线相呼应,代表一份决绝的深情。

📖

内容简介

小说《马利纳》的主角、亦叙述者是一个女性的“我”,出生在克拉根福,生活在维也纳。“我”一心爱慕着住在匈牙利街的邻居伊万,却得不到他的任何回应;与痴心幻想相对的现实,则是“我”与马利纳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在伊万身上,“我”倾注了自己所有的耐心、渴求与热望,得到的只有冷嘲热讽、在电话机旁蹲守的无尽等待,直至最后“我”变成了一个十分多余的人。

理性而现实的马利纳,却是一个无法在日常中发现美的庸碌者、直接拦截你想法的强权者,“我”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地位处于他之下。“我”热切渴求的无从实现,想极力摆脱的却无法脱身,发疯似乎近在眼前。

除他们之外的世界,是“父亲”象征的充满暴力的世界。没有哪里能成为“我”的容身之地,因为,“这是一堵很古老的墙,一堵很坚固的墙,谁也无法从中逃脱,谁也无法将它破开,墙里不会传出任何声响。”所有幸福的可能都死在今天。

名人推荐

我太喜欢巴赫曼了。她是20世纪奥地利最智慧、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

——托马斯·伯恩哈德,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一个维也纳女人为她的情人做晚餐,在电话机旁等待,推迟那些原本计划的外出行程、那些她原本注定要写出的书。而在那段真空般的时光里,20世纪充满创伤的深渊赫然张开,将她吞没。

——汤姆·麦卡锡,美国编剧、导演

巴赫曼的行文带有立体主义的风格,突兀的转折和重新连接显得尖锐而动人。她成功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她笔下的女人们正在演绎她们那个时代及其之前的欧洲。

——《纽约客》

作为巴赫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马利纳》的故事背景设置在维也纳,首次出版于1971年,讲述了在一座走向衰败的城市里,发生在两性之间复杂而艰难的斗争故事。它的风格浓稠而强烈,时而古怪、有趣,是一个黑暗童话故事。非常值得推荐。

——《柯克斯书评》

一部女性主义经典之作。

——《巴黎评论》

巴赫曼的视角如此具有原创性,宛如在字母表中加进了一个新的字母。

——《卫报》

《马利纳》摘录:

有些人真的在生活,而另一些人只是看着他们生活。

《马利纳》目录:

人物 / 1
第一章 和伊万在一起是幸福的 / 25
第二章 第三个男人 / 233
第三章 最终的事情 / 320
附 录 作者年表 / 45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