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还有文学》简介:

三十位世界级作家的故事,一个广阔的文学世界

95后新人作家宗城首部文学随笔集

《至少还有文学》收录了95后新人作家宗城在2018年至2021年间创作的三十篇作家作品论。本书是一部文学随笔集,分为上中下三辑。上辑“心灵的辩证法”主要探讨的是作家对心理深度的挖掘,如菲茨杰拉德、弗吉尼亚·伍尔夫、张爱玲等,他们的文学关注人的心理活动、人对记忆的处理方式,聚焦现代人在精神层面所要面对的全新挑战。中辑“挤掉自我的奴性”关注作家“向外突破”的勇气和对社会的反映,如契诃夫、卡夫卡、王小波等,伟大作家往往既能写出人心灵的煎熬,也能感受到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下辑“经典细读”则是比较纯粹的文本细读和分析,在这一部分,作者更为关注的是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文学及其背后的思想与美学痕迹。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遵循“文学即人学”的观点。一方面,希望写出文学人物的光彩和血肉;另一方面,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实践一种文学与人生结合的方法论。作者说:“写作这本书时,我并没有采用教条的学院分析式话语,而是试图在‘学理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平衡,把作家们的作品和故事更生动地展现出来。我更感兴趣的是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文学如何影响了生活,生活又是如何反哺文学?在文学共和国里,为什么作家们能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径?”

《至少还有文学》摘录:

《孔乙己》这篇小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底层互害”。当孔乙己成为一个社会评价体系中的失败者,嘲笑他的其实不是上流阶层,而是小市民和底层。

《至少还有文学》目录:

上辑 心灵的辩证法
躲藏的艺术:袁哲生小说论
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刘以鬯小说论
菲茨杰拉德:逆水行舟
替罪羊与灰烬之谷:试论美国二十世纪早期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被神话与被误解
艾米莉·狄金森:诗是苦闷时刻的救赎
露易丝·格丽克:每天/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
伊丽莎白·毕肖普:失去的艺术不难得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星群写作者
艾丽丝·门罗:房间里的另一座孤岛
张爱玲: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
中辑 挤掉自我的奴性
契诃夫:写作是一点一点挤掉奴性
卡夫卡:一个文学的奴隶
托马斯·哈代:维多利亚时代的良心
罗曼·加里:一位忧郁的人道主义者
太宰治:天才与魔鬼
加莱亚诺:他写作关于悲恸灵魂与屠戮的故事
安德烈斯·巴尔瓦:后革命年代的文学书写
王小波:一位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
钱锺书:一位知识分子的转型
金爱烂:韩国平民文学的继承者
保罗·索鲁:寻找八十年代的中国
下辑 经典细读
鲁迅小说的鬼气与冷气
汪曾祺的腔调
重返《大明王朝1566》
《包法利夫人》是怎样清算浪漫主义的
《洛丽塔》:文学如何警惕内在的残酷
梦魇空间的结构艺术: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
遗忘、记忆与欺骗:重读石黑一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