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南北书画名家相继入蜀。国破家亡,文运凋敝,成都作为大后方一度成为全国的美术中心,而主营文房四宝和装裱业务的诗婢家则扮演了精神家园的角色,温暖了徐悲鸿、黄君璧、关山月、董寿平、赵少昂、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谢无量和齐白石等无数文化大师,留下许多翰墨佳话。
诗婢家始创于1920年,创始人郑次清是东汉大儒郑玄之后。郑次清之子郑伯英年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广汉起义,失败后潜回成都,接手诗婢家,在“五老七贤”的帮助下发展壮大,成为和“努力餐”(其创办者车耀先在广汉起义中是郑伯英的领导)类似的地下党据点,替共产党统战了不少爱国画家,使他们把艺术同家国天下、民族兴亡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君子豹变”。
诗婢家的招牌由清末的“铁面御史”赵熙题写。作为“五老七贤”之首,他被称作“晚清第一词人”,望重三绝(诗、书、词),很少替商家写匾。而当诗婢家在抗战中被日机炸成一片废墟时,赵熙却以近乎失明的双目挥毫再次写下“诗婢家”三个榜书大字,昭示“文明不死”和“吾道不孤”的信念,令人动容。
诗婢家能在郑伯英手上做大做强,还要感谢赵熙的荣县老乡罗文谟。罗文谟是国民党四川省参议会的秘书长,不仅在书画界一呼百应,还与各界闻人时相过从,比如政府高层于右任、张群,昆曲大师俞振飞,摄影先驱郎静山,音乐家马思聪、蔡绍序,以及学界清流朱自清、梅贻琦、蒙文通、罗家伦和朱光潜。
罗文谟创设了四川的西泠印社“蜀艺社”,后又将其扩大改组为四川美术协会。美协与诗婢家紧密合作,前者办会、办展,后者裱画、揽件,二者联手解决了避居蜀地的书画家的实际困难,将成都打造成民国的“东方佛罗伦萨”,推出名动一时的《诗婢家诗笺谱》,举办震惊世界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
抗战期间,因安徽沦陷,宣纸短缺,无数丹青圣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大千在诗婢家的助力下赴夹江造纸,研发出色白、劲韧、细腻的“大千书画纸”,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有荣宝斋,南有诗婢家。本书在纪念诗婢家成立一百周年的同时,也试图在人心迷乱的历史转捩点追本溯源,探寻一种文明的价值观与诗意的生活态度,点燃心灯,赓续传统,找到一条摆脱权力矮化、资本物化和技术异化的人文主义之路,对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