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简介:

本书于200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今作若干修订,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重版。全书以西方阐释学理论为观照,以中国学术史为对象,对中国古代内在俱足的阐释学理论和诞生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上的阐释学传统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本书认为,先秦诸子的论道辩名,两汉诸儒的宗经正纬,魏晋名士的谈玄辩理,隋唐高僧的译经讲义,两宋居士的参禅说诗,元明才子的批书评文,清代学者的探微索隐,各有其标举的阐释理论或阐释方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诞生于中国文化土壤上的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阐释学理论足可与西方阐释学理论相媲美。本书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精神的深刻差异,力图建构中国古代阐释学的理论网络,以实现东西方文化之间有体系的跨文化对话。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摘录:

关于诗歌这种“第一义之悟”文本的特征,严羽有一段著名的比喻: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羚羊挂角”之喻出自禅典,原喻空灵玄妙、不露痕迹的禅宗话头,此指盛唐诗人“言无言“的作诗态度。“水月镜像”之喻出自佛经,原喻诸法虚妄,无自性,无实体,此处喻“惟在兴趣”的盛唐诗,隐然有如下含义:(1)诗的兴趣是一种没有实体的虚幻存在,它寄寓在语言之中,如音之在空,色之在相,月之在水,像之在镜。(2)好诗只使人感到兴趣的存在,而不觉有文字的痕迹,语言的障碍,如水之莹澈,镜之澄明。(3)无法把兴趣从语言文字中分解出来,正如不能把音、色、月、像从空、相、水、镜中分离出来一样。(4)简洁的语言文字里可包含无穷的意味,如一泓水、一面镜可反映广大世界。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目录:

内容提要 / 1
ABSTRACT / 1
前言 / 1
第一章 先秦诸子论道辩名 / 6
一、循名责实:指称与世界 / 7
二、知者不言:真理与体验 / 18
三、尽言尽意:形上等级制 / 25
四、以意逆志:意图的重建 / 35
五、知言知人:理解的循环 / 47
六、见仁见知:象喻性文本 / 55
第二章 两汉诸儒宗经正纬 / 64
一、阴阳谶纬:神学的诠释 / 66
二、教化讽谏:政治的诠释 / 78
三、训诂笺注:语言的诠释 / 94
第三章 魏晋名士谈玄辨理 / 107
一、言意之辨:正名与无名 / 108
二、得意忘言:九方皋相马 / 121
三、辩名析理:清谈的妙用 / 131
第四章 隋唐高僧译经讲义 / 141
一、译经:橘化为枳 / 143
二、义解:移花接木 / 161
三、习禅:见月亡指 / 184
第五章 两宋文人谈禅说诗 / 201
一、疑古:理性批判 / 203
二、心解:情性体察 / 213
三、论世:本末探究 / 223
四、释事:密码破译 / 238
五、活参:自由解读 / 245
六、亲证:存在还原 / 255
第六章 元明才子批诗评文 / 267
一、水月镜花:抗诠释文本 / 268
二、醉翁寱语:不说破原则 / 287
三、借杯浇臆:主观性阐发 / 302
四、赏文析义:艺术性诠解 / 315
第七章 清代学者探微索隐 / 329
一、返经汲古:文本的复原 / 331
二、通诂明道:本义的确立 / 342
三、实事求是:诠释的验证 / 354
四、诗史互证:背景的指认 / 366
五、抉隐阐幽:意图的索解 / 382
主要参考文献 / 401
后记 / 418
重版说明 / 42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