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入门》简介:

诗词写作的“九阳神功”,诗词欣赏的“九阴真经”。

这是一本讲解传统诗词写作的大众普及读物。徐晋如继《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之后,特针对零基础的诗词爱好者,撰写此书。从诗词的格律、押韵、平仄、属对、粘对、炼句、排布意象、虚实相生、时空对照、借题发挥等方面,翔实切当地讲解了学写诗词的诸要 领,让初学诗词者不走弯路。

徐晋如久负诗名,深明诗词创作的甘苦,故能将什么是好诗好词,怎样才能写出好诗好词,讲得简明著切,启人至深。作者在长期的诗词写作和教学实践中,归纳出一套实用的诗词学习方法,读者只要肯按照这种方法去学习,自不难懂得诗词,欣赏诗词,进而写出好诗好词。故本书不止是欣赏、创作诗词的入门之书,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启蒙之书。

学诗词就像学开车,诗词的格律只相当于交通规则,背熟交规并不就能开车,学会格律也并不就能写好诗词。与一般诗词写作入门书籍只讲诗词格律不同,本书强调读写一致,讲透诗词的创作与欣赏,让读者真正掌握好诗好词的原理,从而学会欣赏诗词,并能写出好诗词。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先生推荐说:

晋如此著,意在重续中国文学风雅的传统,意在呼唤诗意、情趣和韵律的回归,当代新诗的创作者,也可藉以收他山之助。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推荐说:

本书继承了中华诗教重视创作的优良传统,从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而及于进阶的写作技巧,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止是欣赏、创作诗词的必读之书,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读之书。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先生推荐说:

铺设著实的初阶,引向神圣的堂奥。

大阪市立大学准教授 高桥未来女士推荐说:

徐先生根据从古到今的数量庞大的诗词作品,明确而生动地解释了诗词的结构和作法规则,增强了我们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作品艺术再发现的情怀。我也希望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诗词的友人们都能喜欢上这本书。

《诗词入门》目录:

序/红娟
相对于时下坊间敷浅从俗的讲述诗词作法的书籍,本书更实用、更易学,也更好读。
为什么要学写诗词
读诗学诗,便是与往圣先贤交朋友,便是在倾听那些美好的灵魂的吟唱。
好诗都被唐人做完了吗
学诗学词者,放宽眼界,虚心面对从《诗经》《楚辞》以降直至今日的诗国传统,才有可能成为领风骚的才人。
写出好诗词并不需要特别的天赋
凭藉修养,达成古雅,这就是中国古人作出好诗好词的最大的秘密。
什么是诗词的格律
平仄与押韵的规律就是诗词的声律。有人称之为诗词格律,这一说法是不对的,古人格与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诗词怎样才能押上韵
我们判断一首诗是否押韵,不是看它在甲地的人念来押韵,或乙地的人念来不押韵,而是看诗中的韵脚是否在韵书里同一个韵部中。
《声律启蒙》与声律启蒙
前辈诗人李汝伦先生有一次曾对我说,教人作诗,应该从《声律启蒙》《龙文鞭影》这些传统所谓的蒙学书开始。教了十多年诗,现在再回头看,不得不佩服李老的卓识。
从读写中学平仄
通过练习对对子去掌握平仄,这是古代学童学习平仄的不二法门。
从近体开始学写诗
近体诗是唐代新产生的诗体,包括全部的律诗和一部分的绝句,声律有着严密的规则。
学诗先学属对
我们可以从古人的五律、七律中挑选对仗的句子,取其上联或下联,另对一句,以作练习。
工对的技巧训练
书法领域有一句名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诗中属对的道理是一样的。
属对的三个要诀
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对对子时,不能机械重复自己的语言习惯,而应先之以识见,要知道该朝哪一方面努力。
近体诗的粘对
一开始学作近体诗,就必须严格按照它的声律来写,如此才不会思想懒惰,总是用最先想到的日常词汇去写诗,写出来的全是没有诗味,不雅驯的口水诗、顺口溜。
从五律开始,从摹写开始
从五律开始学作诗,由五律扩充到七律,再去学七绝,这是古人学习近体诗的基本门径。
因联而成诗
其实一般的诗人作诗,大多也是先得好句,再成整首的。
炼句与诗的语言
诗的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凝炼,所以要省略掉一些日常语言中通常会有,但在诗中却可有可无的成分。
从五律到七律
七律像是一部完整的电影,有故事,有动作,有声音,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声光效果。
如何妥帖地排布意象
一首诗,一阕词,都是很多的意象的组合。每一个意象不能各自为战,不能彼此之间了无情思,而应该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诗的篇法基础:虚实相生
诗中形象多而情感意思少,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补救的,反之如果诗中情感意思多而形象少,也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补救。
诗词中的时间
诗中的时间,不能孤立地存在。当你在诗中举出一个时间时,一定要想着另外还得安排一个时间与它相对比。
诗词中的空间
空间不能是静态的、孤立的,而应该是活动着的、与其他的空间联系着的。
七绝的章法
七绝更依赖于诗人的天赋,而非后天的学养。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七绝在篇章上的法度,学习它在时空变换上的手段,来熟悉七绝的作法,进而讲求其悠远的声味、绵长的韵致。
诗意的升华:借题发挥
曹文轩先生常常说,以前俗小说总是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实际上真正能成为经典的小说,反倒是“无话则长,有话则短”的。写诗同样要“无话则长,有话则短”。
古体诗的声律
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就要力避律句,而七言歌行则完全不须回避律句。只有熟练掌握近体诗的平仄粘对,才会对古体诗的声律有深切的理解。
五言古诗的仿作
五言古诗以汉魏时的作品为高标,所以学写五言古诗,可以从模拟《古诗十九首》、阮籍《咏怀》、左思《咏史》等名作入手。这是古人所走过的正路,我们今天跟着走,可以节省很多摸索的工夫。
七言古诗的笔法
七言古诗往往纯以气行,篇幅又较长,很难在下笔之先,设计出严谨的篇章结构。而一般是跟着情感的自然脉络走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注意运用“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笔法了。
词别是一家
词与诗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有不同的学习门径,能写好诗的,未必能写好词,反之也一样。
奉谱填词
古典文体之所以能成经典,就因为它们不像民间的文学一样率意,而有着严谨的程式。
词的分片
因为词有分片,每一片就相对独立,在结构上就和古近体诗有很大分别,而与分作数解的乐府诗相近。
词的分句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末三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大多数人标点作:“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样标点,显然是不懂得词的分句要依本于其音乐,而强作解人。
学词步骤
长调的句式、格律、笔法、结构,与诗全然不同,乃真所谓“别是一家”,循此以进,才能得词的要眇宜修之致。
词的用笔
朱庸斋先生一辈子填词,教词,其《分春馆词话》一书,是朱先生的度人金针,核心即在词的用笔。
后记
本书所讲的学诗的方法,早经两千多年的诗文传习的历史所证明,的确是切实可行的。任何有志于诗学的人,只要肯按照本书所讲的方法,勤于背诵临摹,自不难写出合格的诗词,更不难对历代名篇产生独特的体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