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纹样全集》简介:

纹样,中国古代称“纹镂”,现在称“图案”、“纹饰”、“花纹”、“花样”和“模样”。我国的纹样,渊远流长,从开创时期新石器时代算起,已有七八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名工巧匠,创造了各种纹样,内容题材的广泛,构成变化的多样,质量之精,数量之多,以及它所显示出的民族气魄、一贯的传统风格和独特的创造精神,在世界装饰史上是杰出的、罕见的。

《 中国纹样全集》一书所收录的内容,历史跨度大,上下八千年。内容广博,包括有陶瓷、青铜、玉器、织绣、漆器、服饰、牙骨器、金银器、石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建筑装饰等。全书文字约40余万字;彩图约400余图;单色线图20000余图。

该著作共计四卷:

一卷:新石器时代和商、西周、春秋卷

二卷:战国、秦、汉卷

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四卷:宋、元、明、清卷

每卷分“文版”、“图版”两部分编排。文版,对中国历代纹样的产生、演变、涵义、图案构成、色彩应用、装饰技法及风格特点等,均做详尽考释和阐述。

图版,按照时代编排,再以品种分类,既可清晰看出纵的历史发展的系统性,又可看清横的时代概貌,同时又可清楚各品种纹样的艺术特色和其自身发展的传承性。图稿均注明年代、品名、出土地址或数据背景来源,翔实可靠。

它既是一部学术著作、一部中国纹样历史全书,同样亦是一部专业工具书。

《中国纹样全集》目录:

《中国纹样全集:新石器时代和商•西周•春秋卷》目录:
壹 概说
一、新石器时代纹样
二、商、西周、春秋时期纹样
贰 装饰纹样的起源探索
一、几何形纹样
二、动物纹样
三、植物纹样
四、人物纹样
叁 新石器时代和商、西周、春秋时期纹样
一、新石器时代装饰纹样
(一)陶器纹样
(二)玉石器纹样
(三)骨、牙、木雕纹样
(四)编织纹样
二、商、西周、春秋时期装饰纹样
(一)青铜器纹样
(二)陶器纹样
(三)玉器纹样
(四)漆器纹样
(五)织绣纹样
(六)骨、牙、石雕纹样
肆 纹样的构成及其运用
一、新石器时代纹样的构成及其运用
(一)纹样的构成
(二)色彩的应用
(三)装饰技法
(四)纹样的运用
二、商、西周、春秋时期纹样的构成及其运用
(一)纹样的构成
(二)色彩的应用
(三)装饰技法
(四)纹样的运用
伍 纹样的特点和风格
一、新石器时代纹样的特点和风格
(一)黄河流域
(二)长江流域
(三)东南地区
(四)其他地区
二、商、西周、春秋时期纹样的特点和风格
(一)商代前期
(二)商代后期和西周前期
(三)西周后期和春秋前期
(四)春秋后期
陆 结语
一、新石器时代纹样
二、商、西周、春秋时期纹样
注释
附录
参考文献
图版
新石器时代
陶器纹样
玉石雕刻纹样
骨、牙、木雕纹样
织物、铜镜纹样
商•西周•春秋
铜器纹样
陶器、瓦当纹样
玉器纹样
骨、牙、蚌、石雕纹样
漆器纹样
织绣纹样
《中国纹样全集:战国•秦•汉卷》目录:
壹 概说
一、战国
二、秦代
三、汉代
贰 战国、秦、汉时期纹样
一、画像砖和画像石纹样
(一)动物纹样
(二)人物纹样
(三)植物纹样
(四)几何形纹样
(五)建筑纹样
(六)风景纹样
二、铜器、铜镜、带钩纹样
(一)铜器纹样
(二)铜镜纹样
(三)带钩纹样
三、漆器纹样
四、织绣纹样
五、玉器纹样
六、陶器纹样
七、瓦当纹样
叁 纹样的构成及其运用
一、纹样的构成
(一)纹样形象的塑造
(二)各种构成骨式
(三)装饰字体
二、色彩的应用
三、装饰技法
四、纹样的运用
肆 战国、秦、汉纹样的风格及特点
伍 结语
《中国纹样全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目录:
壹 概说
一、魏晋南北朝
二、隋唐
三、五代
贰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纹样
一、雕刻纹样
(一)植物纹样
(二)动物纹样
(三)人物纹样
(四)几何形纹样
二、敦煌纹样
三、织绣纹样
四、陶瓷纹样
五、铜镜纹样
六、漆器纹样
七、金银器纹样
八、砖瓦纹样
叁 纹样的构成及其运用
一、纹样的构成
(一)纹样形象的塑造
(二)各种构成骨式
二、色彩的应用
三、装饰技法
四、纹样的运用
肆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纹样的风格及其特点
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国纹样全集:宋•元•明•清卷》目录:
壹 概说
一、宋代
二、元代
三、明代
四、清代
贰 宋、元、明、清时期纹样
一、瓷器纹样
(一)植物纹样
(二)动物纹样
(三)人物纹样
(四)山水纹样
(五)木叶装饰和剪纸贴花
二、织绣纹样
三、建筑彩画
四、漆器纹样
五、铜镜纹样
叁 纹样的构成及其运用
一、纹样的构成
(一)纹样形象的塑造
(二)各种构成骨式
二、色彩的应用
(一)织绣配色
(二)建筑彩画配色
(三)瓷器配色
(四)漆器配色
(五)几点配色经验
三、装饰技法
(一)陶瓷装饰技法
(二)织绣装饰技法
(三)建筑彩画技法
(四)漆器装饰技法
四、纹样的运用
肆 宋、元、明、清纹样的风格及其特点
伍 结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