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断代史》全8册,由著名美术史学家薛永年、美术史论家陈绶祥等专业执笔,以远古至先秦、秦汉、魏晉南北朝、隋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分册,分别论述了历代绘画的概貌、绘画特色和知识、代表画家、画派及作品,并联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进行史料考证和深入剖析,共选配760余幅壁画、人物、山水、花鸟、文物等方面的高清彩色插图,全面勾勒出中国绘画起源、发展和演进的脉络。
《远古至先秦绘画》
远古至先秦的艺术处于中国艺术的黎明阶段,它是探索中国文明源头的依据。这个时期的岩画、彩陶、玉器、青铜器、漆器是中国最早的艺术形式。它们独特的造型规律,看似随意性的构图法则和神秘庄严的色彩,在美术史上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到底在哪里发现了这些艺术品?什么是中国最早的岩画?彩陶是否可以为我们提供出新的文化传播路线?不断发现的青铜器是否融合了多方面的文化因素?中国原始艺术的符号有没有新的阐述和考证的方法?中国的早期绘画是內容大于形式还是形式大于内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于远古和先秦时期艺术的研究。远古至先秦的绘画史,是一个沉重而古老的主体。
《秦汉绘画》
由于历史久远,汉代绘画的遗存,主要通过墓葬的发掘而反映出来。汉代崇尚厚葬的社会风尚,为研究汉代绘画保留了一批实物资料一一帛画、壁画、木板画、木简画、漆画以及画像砖石,这不仅表现了汉代绘画的特色,同时也论证了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的方方面面。汉代绘画的题材多样,既有神话故事、仙人怪事、历史人物,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狩猎、农耕、收获、采莲、纺织、冶铁、车骑、百戏、市井、盐场,它们构成了丰富的汉代社会生活。汉代绘画以恢宏的气势、复杂的布局、生动的造型、夸张的形象,表现了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发达。汉代绘画有着独特的形式,天上人间、现世未来,同构于一个画面中,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汉代绘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绘画》
虽然在220—589年间,战乱不断,王朝更替,但是魏晋南北朝却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绘画题材范围不断扩大,佛教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水画开始独立成科。涌现出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的画家;产生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为后人不断效仿的传世名作;出现了《论画》、《古画品录》、《画山水序》、《叙画》等被后人经常诵读的经典画论;造就了新疆、敦煌等地的石窟壁画和南京等地的墓室壁画。这是一个产生“书圣”、“画圣”的年代,也是一个奠定理论基础的年代,更是一个创建风格样式的年代。这一时期的绘画融人了文化潮流,见证了历史传承,反映了时代面貌和文化成就。
《隋唐绘画》
本书作者陈绶祥先生,将隋唐两代绘画按科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壁画及画理分而述之,条理分明,避免庞杂,并以“人物画的成熟”、“山水画的发展”、“花鸟画的新兴”、“诗史画的画理”、“壁画艺术的高峰”概括性的标题,道出了绘画在隋唐时期发展的程度、特点、成熟性,以及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状况。并联系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将其兴衰、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引进西方美术理论分析方法,对诸画科的代表画家、画派及名作分别作了详尽的论述,特意对隋唐时期特为辉煌的壁画作了重点分析。梳理了画学之成果,要而不繁。本书为治学画史研究者当备,是美术爱好者、学习者的基本读物。
《宋代绘画》
宋代绘画史,以宋绘画为主兼及五代、辽、金绘画。
五代至宋,是中国绘画重大转捩时期。本书首先评述五代、宋初黄筌、徐熙花鸟画派与“三家山水”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及其他各家绘画,兼及人物画状况。其次评述两宋宫廷“写实”绘画各画种画家与作品,并介绍了五代、宋宫廷画院概况。进而论述了“文人画”的起源,评述了文人“写意”派苏轼、文同、米芾父子、李公麟、杨补之、赵孟坚等家,以及介于“院体”“写意”间的王诜、赵令穰、赵伯驹、马和之、梁楷、法常诸家。并对文人“写意”画风美学品格作详论。专项评介了辽、金、西夏绘画与主要画家等。最后对五代至宋荆浩《笔法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邓椿《画继》、赵佶《宣和画谱》、郭熙《林泉高致集》、韩拙《山水纯全集》等画史画论著作和文人论画作了评述。
《元代绘画》
元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不愿追逐名利仕途,而均愿隐逸山林,潜心书画,聊以自娱。也就在这一时期,中国文人画有了极大的发展。本书从元代社会大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人手,详尽阐述了中国画在元代的发展轨迹,重点介绍了元代绘画流派的形成和代表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作者严谨的文构和流畅的文笔,把元代绘画的整体风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论著。
《明代绘画》
明代绘画史画家繁多,画派林立,山水、人物、花鸟诸科绘画各有独特表现,呈丰富而复杂的现象。本书综合分析了明代绘画的演变,与晋唐宋元艺术传统的自律性因素,与明朝政治、经济、文化,与明朝由盛而衰的三个历史时期相关联而呈现的阶段性。以此为全书之纲,分述各期之画派、画家、名作,所谓“纲举目张”,因果互见,可明细明代画史之梗概。最后专论明代特为发展的版画及画学理论成果。本书尤为重视汰伪存真,以便览者在鉴赏之余,增书画鉴定的有关知识,本书不仅为治学画史之研究者当备,更是绘画之爱好者、学习者欲入画史门径的基本读物。
《清代绘画》
清代的绘画,虽然上承明代取得的成就而继续发展,但是由于人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对传统积累的重视、市民文化思潮和市民审美意识的增长,以及西方文化在鸦片战争前后由微到巨的传人,形成了几个不同于前代的重要特征。第一是综合性。集传统之大成的潮流成为区别明代绘画的主要特点。然而学古而集大成,若没有新的审美观念与表现独特感受的强烈愿望,往往易于重蹈古人的旧辙。第二是潜变性。与市民文化相因应的肯于谐俗和独抒个性的绘画成为画坛一股不断发展的潜流。第三是跨越性。从对西方美术有限的吸收到更多的效法。这不仅为近代中国传统绘画引进西方写实主义开了生面,也为西方油画等画种在中华大地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本书以时代为序,以画家、画派及作品为主线,展示丁清代画坛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