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影艺术》简介:

鲁迅译介过的电影理论大师

围绕欧洲现代主义电影和“作者群”的经典史论著作

回望美学演变的重大转折

评析现代电影“破与立”的思潮理念

……………….

📖 编辑推荐

岩崎昶是日本电影界的理论旗帜和大师级人物,在拍片创作之余亦著述甚丰。梳理各派理论的入门著作《电影的理论》出版后,针对电影界涌现出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他将之归纳起来,写就《现代电影艺术》一书。

在欧洲,二战后起步的现代电影向传统电影和戏剧理论发起了挑战,一批崛起的“作者导演”创作出众多别具一格的杰作,其聚焦的作品主题、故事的叙述方式、人物的心理描写、电影的视听语言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可谓“从西欧电影的一个窗口,就能看到整个现代电影艺术重要样板的源流”。

◎ 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戈达尔、雷乃……解析代表名作,对比作者风格。

◎ 蒙太奇派vs场面调度派,现实主义vs记录主义……评述美学方向,梳理影史流派。

◎ 现代电影中人的疏离与非理性、精神的破灭与危机……探究幕后思潮,思索媒介未来。

◎ 资深导演倾情献译,精心编校重版出来;复古封面五色印刷,内文75g胶版纸。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史论专著,论述重点围绕欧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片。那一时期诞生了诸多新奇独创、影史留名的现代主义杰作,涌现了一批让电影美学发生重大转折的“电影作者”,如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戈达尔、雷乃等。促成此种转变的社会思潮是怎样的?他们在影片中传达了什么理念?种种打破传统的主题与技法又如何影响了后世?作者在本书中对这一作品群做出了视角独特的观察与解读,相信会为电影爱好者和研究者带来启发。

《现代电影艺术》摘录:

比希特勒还早几千年,据《旧约》中《出埃及记》(32:15)记载,传说摩西在西乃山上蒙受耶和华赐予他的两块石板后便下了山。“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板,这板是两面写的,这面那面都有字。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写的,刻在板上。”政治战略家摩西是怎样巧妙地将石板化为实际行动而不说空话的呢?又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板来随心所欲地左右以色列人的呢?这在《圣经》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亨利·列斐伏尔已经看到了统治民众的这种最最古老的模式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危机。“百姓的领袖(摩西)举起刻好的石板,说道‘神留给人间的圣旨就是这块律法之板’时,恐怖主义便开始出现了。”[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著,《一种立场》(Position:contre les technocrates,1967),纪伊国屋书店出版,白井健三郎译] 也许列斐伏尔过于悲观,但在现代的文明社会和大众社会中,由于影像万能而削弱理性的思考能力,大量涌现像表达心情、感情等诸如此类流行语那样的感性的人,这一事实对于我们这些对未来负有责任的人来说,是不可忽略的。

《现代电影艺术》目录:

目 录
01 影像能表现什么?
作为语言的影像
影像化的人
符号与影像
作为环境的影像
影像的理性与感性
02 戏剧与反戏剧
另一种电影
主人公不在场
戏剧的起源
不再需要“纠葛”(?)
戏剧的技法
情节与人的崩溃
“非理性”的戏剧
描写内心活动的戏剧
“除了语言没有现实”
戏剧的未来
03 活的蒙太奇
蒙太奇中的人
“物”的雄辩论
文学中的蒙太奇
分析性电影—综合性电影
纵深构图
镜头内部蒙太奇
“传统”蒙太奇
幻想(谁的?)蒙太奇
意念蒙太奇
04 现实主义与记录主义
纪录影片—何故?
那是变革的“眼睛”
影像与语言
新现实主义的情况
纪录片的制作法
“意大利式”现实主义
“看”的魅力
“不发明”
真实电影的真实
05 影像的形而上学
作为视觉的音乐
具有思想的电影
超现实的电影
“幻想是实在”
“上帝”及其追随者
上帝沉默后的人类
马克思与梵蒂冈
从迷途中摆脱出来的导演
06 作为媒介的电影
电影空间的制约
“联觉”艺术
电影未来学的不足之处
流行与文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