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简介:
《中国电影史》广泛汲纳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开放的电影史观念和总体史体例的史述架构,系统呈现了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轨迹。按照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全书分为“民国电影”“新中国电影:两编,内容涵盖民国阶段初创期、早期、发展期、战时期、高峰期电影和新中国阶段“十七年”电影、“文革”电影、“复兴时期”电影、跨世纪中国电影九个部分。《中国电影史》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可作高校影视专业教材,也可供影视从业者和爱好者学习参考。
《中国电影史》摘录:
“文明戏”是清末民初由留日学生引入国内的话剧形式,又称“新剧”。“文明戏”在上海迅速发展,从最初的春柳社、新剧同志会、春阳社、进化团到1914年“甲寅中兴”的新民社、民鸣社等众多团体,演出频繁。民族电影在上海的初创发展,主要依赖和借助了“文明戏”的演出力量。后来成为中国电影顶梁柱的骨干人物郑正秋、张石川、周剑云、欧阳予情、郑鹤鸪、洪警铃、黎民伟、邵醉翁、顺无为、高梨痕等均是老牌的“文明戏”中人。“鸳鸯蝴蝶派”是清末民初以“消闲”为宗旨,以庸俗社会小说和言情小说为主要体式的通俗文学创作群体的概称。他们流行于市的小说许多都被改编成了电影,而“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周瘦腾、朱瘦菊、徐碧波、程小青、严独鹤、郑逸梅、姚苏凤、徐卓呆、汪优游、顾明道、管际安、宋痴萍、范烟桥等均深浅不一地涉足电影圈,成为影响初创期乃至早期中国电影的重要力量。可以这么说, “文明戏”与“鸳鸯蝴蝶派”文学构成了民国民族电影初创阶段最为直接的文化语境,以至于有研究者认为:“早期电影的您鸯气息涉及的是副本和审美倾向的问题,早期电影的文明戏风格涉及的是表演、导演风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