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意识形态》简介: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今最重要的,也是最激进和理论家之一。他对不女人花文化和社会诙谐而尖刻的抨击广为人知。在这部开拓性文学理论著述的新版本中,伊格尔顿力求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之间建立一种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纵览雷蒙?威廉斯、列宁、托洛茨基、布莱希特、阿多诺、本雅明、卢卡奇和萨特的主要著作,伊格尔顿对传统文学批评进入了细致入微的评论,同时对意识形态做出引人入胜的理论阐释。
伊格尔顿利用这一视角,提供了对经典作家精彩的分析,其中包括:乔治·艾略特、查尔斯·狄更斯、约瑟夫·康拉德、亨利?詹姆斯、艾略特、叶芝、乔伊斯、劳伦斯。
内容简介
《批评与意识形态》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学家伊格尔顿的代表作。这本完成于伊格尔顿青年时期的作品,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正值西方文化界的一批学人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新变化,努力寻找“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更加具体的唯物主义形式复苏”的理论方案。在《批评与意识形态》中,伊格尔顿针对以雷蒙?威廉斯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美学批评中所遗留的人本主义与唯心主义,以后结构主义理论形态的批评精神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需要在艺术的“物质实践”层面明确文学文本得以生产的活动“结构”,而批评就是分析这些文本生产结构的历史表述。书中站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以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为核心,在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文本六个范畴上建构起一套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强调从既定的社会现实与思想文化语境中展现文学文本创作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批评与意识形态》摘录:
英国社会由于某些传统的从属结构(其中尤以宗教最为显著)的部分坍塌,以及由某些历史原因决定的其他方面(尤其是一种全面而成熟的社会学)的缺失所导致的意识形态真空亟须填补;而《细察》恰恰就是按照马修・阿诺德的传统在此任务上做出了尝试。它也如阿诺德一样,曾经一度既是“进步的”又是“保守的”一一对“现代主义”以及它的意识形态的新需求保持旺盛的警觉,但只能以一种可怜兮兮的过时的理想主义“方案”迎接它们:已被神秘化的英语历史的“有机共同体”与作为社会构成的精神内核的“大学英语学派”。恰恰在这里,《细察》的小资产阶级本质特性暴露无遗。因为如果那个清教徒似的、坚决墨守成规的传统(确实缺乏种革命的继承)才是唯一可能的力量,如果凭借其道德的斗志、知识的严谨和社会现实主义就可以“循序渐进”地重塑一种停滞不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形式主义的结构的话,那么同样,它也是一个屈从的、历史地剥夺了继承权的世系,退却到了怀旧的、属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手工艺的”形象,它既拥抱“现代主义”(《荒原》),又从“传统主义者”的视角对其深恶痛绝(《尤利西斯》)。 批评是有史可循的,而且并非只是批评实践的随机搭配而已;虽说文学是它的客体,却并非它的唯一出发点;批评的产生并不是针对文本的存在事实予以自发反击,而是与其阐释客体的有机结合。它有着自己相对自主的生命,自己的法则和结构;它形成了个内在的复杂体系,该体系与文学的体系交错而生,而非它的简单折射。它会基于某些特定条件而横空出世,然后又倏然消失。并非所有文学都需要批评横加阻拦;不过的确会有某些时刻,诗歌是必须加以解释的。在构建批评的历史时,我们不是要沿着一个直线寻找剥落的踪迹,历史的进程并不规则:批评的历史处于争议之中。我们首先要追寻的是该特殊历史“空间”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使得这一对象的出现成为可能并确定出它与其他因素的同步话语关系。批评的历史这门科学就是产生那些批评的历...
《批评与意识形态》目录:
导言
序
一 批评意识形态的突变
二 唯物主义批评的范畴
三 面向文本的科学
四 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
五 马克思主义与审美价值
人名索引
译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