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插图典藏本)》简介:
内容简介: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这本美学文集共收录有关美学的文章二十二篇,包括:《美学散步》《美从何处寻?》《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等等。此次推出精装插图典藏本,可同时满足美学鉴赏和收藏的需求。
……………………………………………………………………………………………
出版说明:
宗白华先生(1897—1986)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他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全书文辞典雅,富于诗情画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鲜活起来;让每一位为俗务所纷扰的现代读者,每一个渴望自由宁静的现代心灵,都能在先生灵动的文字里,充分感受人间的诗意和对生命的憧憬。
《美学散步》初版于1981年,后多次重版增印,长销至今,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此次推出插图典藏本,基本保持原貌,仅修订了部分语句疏漏,并新增插图150余幅,以使全书更加图文并茂,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美学享受。
我们怀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味那散步声中留下的汗漫灵光。请赴这场美学之旅,“慢慢走,欣赏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10月
……………………………………………………………………………………
专家推荐:
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从早年到暮岁,宗先生独特地一直保持了下来,并构成了宗先生这些美学篇章中的鲜明特色。
——李泽厚
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刘小枫
《美学散步(插图典藏本)》摘录:
学习中国美术史,在方法上要掌握魏晋六朝这一中国美学思想大转折的关键。 但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到汉代,这一漫长的时间内,的确存在过丰富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有着不同于六朝以后的特点。 在学习中国美学史时,要特别注意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果。 从魏晋六朝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采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 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的活跃,是死的,没有生命的。 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 中国雕刻也像画,不重视立体型,而注意在流动的线条。 由于把形体化成为飞动的线条,着重于线条的流动,因此使得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意味。 有的线条不一定是客观实在所有的线条,而是画家的构思、画家的意境中要求一种有节奏的联系。 中国的笔有极大的表现力,因此笔墨两字,不但代表绘画和书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 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西方有的美学家说:一切的艺术都趋向于音乐。这话是有部分真理的。 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内部节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
《美学散步(插图典藏本)》目录:
目录
美学散步
小言
诗(文学)和画的分界
美从何处寻?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一、 空灵
二、 充实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一、 引言--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二、 先秦工艺美术和古代哲学文学中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三、 中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
四、 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五、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引言
一、 意境的意义
二、 意境与山水
三、 意境创造与人格涵养
四、 禅境的表现
五、 道、舞、空白: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论素描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一、 用笔
二、 结构
三、 章法
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附:清谈与析理)
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
一、 形式与表现
二、 原始美与艺术创造
三、 艺术家在社会上的地位
四、 中庸与净化
五、 艺术与模仿自然
六、 艺术与艺术家
康德美学思想评述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形与影——罗丹作品学习札记
我和诗
新诗略谈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一、 文学与民族的关系
二、 唐代诗坛的特质与其时代背景
三、 初唐时期——民族诗歌的萌芽
四、 盛唐时期——民族诗歌的成熟
五、 民族诗歌的结晶——出塞曲
六、 尾语--唐代的没落与没落的诗人
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