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养育不焦虑》简介:

编辑推荐:

心理咨询师、若杉心理创始人若杉,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周丽瑗,心理咨询师、微奢糖少儿情商课品牌创始人微奢糖,联袂推荐

◎原生家庭、自身压力、学区房、补习班……我们害怕孩子考不上好学校,跟不了好老师,比别人成绩差……会输,会落后。很多家长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

◎如果说上一辈的家长们,焦虑的范围仅局限在成绩、工作、婚姻等主流价值观上,80、90后“新·中国式父母”面对的焦虑,则随着评判标准的多元。放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若是没有坚定明确的认知,便容易陷入焦虑之中。

◎如何避免家长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清理自身消极情绪,不无条件地付出,避免过度牺牲,调整养育目标,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进行高质量的陪伴

◎壹心理认证作家,《学前教育报》《不输在家庭教育》特约作者周周,运用心理学知识,剖析大量案例,教父母控制焦虑,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共同成长。

◎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详尽地剖析孩子在成长中遇到了各类问题,给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既有理论分析,又具很强的指导性。帮助每一位家长以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和孩子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本书特色:

◎揪出父母产生焦虑情绪的根源。

◎实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

◎拉近亲子关系,让父母与孩子之间更亲密。

◎让父母不再焦虑,并与孩子共同成长。

养育孩子为什么这么难?周周在做咨询和课程时,经常听到来自家长各种无奈的倾诉:为什么我的孩子爱哭?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听话?为什么我的孩子特别暴躁?……可曾想过,父母的情绪,才是养育的关键;父母的焦虑,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周周作为一个曾经也被焦虑困扰的妈妈,作为一个有1000小时咨询经验的家庭治疗师,在这本书里,我将从四个维度,帮助父母看见自己焦虑给孩子带来的问题、看见孩子“不听话”背后的秘密。从而帮助更多家长重塑养育模式,能真正为孩子的发展保驾护航!

《好的养育不焦虑》目录:

自序 养育孩子为什么这么难?_ 01
第01部分
母的情绪是养育的关键 父母先要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孩子。
孩子未被表达的情绪,会成为身体里的毒_ 010
焦虑的父母,身体里都有负面信念的种子_ 017
过度担心,就是在给孩子做负面催眠_ 023
陪伴很重要,但错误的陪伴是有害的_ 030
你越讨好孩子,他就越不尊重你_ 036
别在孩子面前“做戏”,被孩子看破了很危险_ 042
父母放下愧疚,养育才能心平气和_ 049
无条件的爱,其实有个先决条件_ 056
第02部分
孩子“不听话”背后的秘密 当你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与其责骂孩子,不如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言行。
你的双重标准,是导致孩子不听话的原因_ 067
父母抱怨越少,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就越多_ 073
打骂孩子之前,是父母静养和照顾自己的好时机_ 080
吃饭和睡觉时,切忌批评孩子_ 086
青春期的孩子,别指望他情绪平和_ 092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要“闭上嘴,迈开腿”_ 099
夸孩子是一门技术活_ 106
孩子玩手机,考验的是父母的自律和底线_ 113
小心你人为制造的挫折,给孩子带来更大创伤_ 119
当你满足了孩子的期待,他也会满足你的期待_ 125
第03部分
妈妈越快乐,孩子越健康 一个人的快乐,就是来自于他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妈妈懂得放手,爸爸陪伴的孩子更出色_ 142
孩子厌学,居然是因为他想拯救父母的婚姻_ 148
你在孩子面前大气不敢出,这怎么行!_ 156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很难培养出强大和快乐的孩子_ 161
父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孩子想不优秀都难_ 168
父母越恩爱,孩子越自信_ 174
能干的孩子背后都有“笨笨”的父母_ 182
优秀的父母,废话都很少_ 189
第04部分
让孩子变得自律和专注的心法 要想改善孩子的问题,都得先从父母自身开始。
当父母能专注地和孩子对话,孩子的注意力就提升了_ 199
孩子抗拒做作业,可能是你人为破坏了他对学习的热情_ 206
停止吼叫和催促,才能让孩子变得更自律_ 213
没有梦想和社交不良的孩子,最容易得“空心病”_ 220
当孩子说“妈妈,我考砸了”,我们该如何回答呢?_ 227
孩子被霸凌了,千万别一味让他忍让_ 234
如果你可以托起孩子的梦想,孩子想不成功都难_ 241
要做“资源取向型”父母,而不是“缺陷取向型”父母_ 248
最值得被原谅的,就是父母_ 255
自 序
养育孩子为什么这么难?
我在做咨询和课程时,经常听到来自家长各种无奈的倾诉。
其实早在七八年前,我也是一个焦虑的妈妈,当时没有学习心理学,我在无助时也曾对着苍天发问:“为什么要我做妈妈,为什么要给我分配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因为我孩子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无论是送他上幼儿园,还是去上兴趣课,只要我一转身,就会听到他撕心裂肺的哭声。
以我当时的状态,根本无法理解他到底是怎么了,反而在心里怨愤道:“为什么其他孩子可以好好地学、快乐地玩耍,唯独我的孩子,除了哭还是哭呢?”
可想而知,当我抱着这种排斥心理去养育,后续问题就越来越大。当孩子觉察到我对他的不耐烦、不接纳时,他对我就有了很深得不满和愤怒,所以我和孩子的关系一度非常糟糕。
我相信此刻正在看书的你,也亲历过,或者看到过身边的妈妈有类似经历。
当我们遇到养育方面的困难时,很容易产生一个质疑:为什么我们自己的父母养育我们那么容易,而我们却如此艰难?为什么小时候我那么听父母的话,可我的孩子却跟我对着干?
比如我的母亲,她在经济困难时期,生了五个孩子,并且全部养大成人。更重要的是,当时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不仅要照顾我们五个,早晚下地劳动,白天还要给学生们上课——我妈妈是小学老师。她每天能分配在我们姊妹身上的时间寥寥可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她的爱和信任。
而现在的我们,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用来养育一个孩子, 可是养育为我们带来的疲劳和烦恼,却是我们父辈无法比拟的。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对学员的观察,我找到了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我们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 有人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父母是最艰难的,因为我们来到了一个时代的拐点。这个拐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生活节奏与社会竞争。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生活节奏是非常慢的,没有汽车尾气,没有课业压力,有的是小伙伴们一起谈天说地,丢石子玩泥巴;其二是工作岗位的竞争和贫富悬殊都不大。
可现在这个时代,瞬息万变,你等地铁时,不需要费力,就会被人潮推进列车。只要孩子有作业没有提交,老师就比闹钟还准时,会马上通知你。
如果你今天一份报告没有完成,明天就可能被老板问责,甚至有被“炒鱿鱼”的风险。
要知道,孩子是否能够在快节奏的时代洪流中适应下来并健康成长,这极大考验父母自身的心态是否积极,教养方式是否灵活。
而问题在于,很多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简单粗暴型的,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如何做,都是听从父母的指挥甚至命令,做不到被打骂是常态。
打骂在那个年代是有效的,也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打骂被贴上了“虐待”的标签,尤其是倡导自由、尊重的教养方式蜂拥而至后。也是从那时开始,我们陷入了迷茫。
一方面,我们要应对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教育竞争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又要在父母的基础 上进行升级和换代。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从小习得的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就是简单直接的,以至于我们或多或少会有些心理创伤,然而我们又要超越自己的父母,给予我们的孩子自由和尊重,这何其艰难。
更有些父母表示,这是天方夜谭。
因此,我们这一代人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我们要用自己极不擅长,甚至闻所未闻的方式,去养育我们的孩子。
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既茫然又混乱的过程。
第二,我们自己的存在状态就不稳定。 近几年,很多关于女性选择艰难的议题经常在网络上出现,有人说:“女性无论怎么选择都是错的。当你选择回归家庭,就有人说你不思上进,靠老公养活;当你在职场打拼,又有人批评你不顾家,不管孩子。”
无论是全职在家带娃,还是全职在职场打拼,你都可能承受社会或他人的质疑。
我自己也经历过。我曾辞职在家陪伴孩子有三年,当时就时不时听到别人说:“你是命好啊,有人养着。”言下之意,就是我在家里吃白食,而且大家也不认同你在家里陪伴孩子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而另一端,当你把孩子托管或交给保姆、老人带之后,人家又会认为你是甩手掌柜,孩子交给别人带会后患无穷,等等。
其实这不仅是社会现象,也应了那句话:“无论你做什么,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
重点是,你是更在意自己的选择,还是更容易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如果你属于后者,那么你会很容易陷入两难境地,以及后悔自责中。
无论你是在职,还是在家,你生活的状态,以及你对自己的接纳程度,都极大影响着你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和质量。
第三,观点相左,隔代养育,都在给我们的养育带来压力。
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作“猪队友”,近几年,夫妻之间也常拿来形容伴侣在养育方面,和自己的意见不统一、行动不一致的感慨。
尤其是那些自己在学习如何科学养育,而妻子或丈夫却不积极参与,还质疑自己学到的新技能时,着实让人无奈,甚至生气。
更难的是三代同堂的隔代养育,更为复杂。你要给孩子竖立规矩,奶奶就背地里给孩子“放水”;你给孩子吃蔬菜,爷爷却护着孙子:“孩子这么小,正在长身体,要多吃肉。”
当孩子犯了错,你要对孩子进行惩罚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一个箭步挡在前面,护着孩子。
在我的咨询里,因为养育观念不一致而导致家庭矛盾、孩子行为问题的,不计其数。这也给我们的养育带来了重重困难。
第四,我们不曾有勇气追梦,又如何驱动孩子勇往直前?
提到教育,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那就是孩子的学习。孩子刚出生时,当有人问你:“你希望你的孩子未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无一例外,大家会回答:“我只希望他健康、快乐。”
可是随着孩子日渐长大,你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靠近一个核心主题,那就是学习和成绩。
当你看到他做作业慢,当你听说他成绩落后于人,当你接到老师家访的电话,你原本的慈祥和包容瞬间被愤怒和失望取代。用我一个小来访者的话说:“我妈只要听说我退步了,或者我同桌比我分数更高了,就会从‘亲妈’瞬间变成‘后妈’,真是可怕呀!”
这几年,我的读者和学员们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自律呢?如何才能让孩子努力学习呢?
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妙招,一用在孩子身上,就能让孩子主动地、勤奋地学习,却很少有人探究一个问题:孩子的动力从哪里来?
现在这个时代,既是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同时也是信息爆炸、注意力缺乏的时代。因为信息过多,每一份信息都在冲击孩子的眼球和注意力,这是一个不太乐观的社会事实。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孩子知道自己努力学习的意义在哪里吗?
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若你用这句话去启发孩子,孩子会说:“我们国家很好啊,已经繁荣昌盛了。”
而在我们那个年代,努力读书的动机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可现在是知识泛滥的年代,你无论想了解什么,只需打开任意一个门户网站就能“一网览尽”,所以我们不缺知识。
我们缺少什么呢?我们缺少梦想和创造力。
我们现在物资充裕,孩子什么都不缺,这反而会让人不自觉失去前进的动力。
而唯有梦想,才能点亮他们的内心。有“教育和尚”之称的寂静法师说,他曾经每年会组织中小学生开办夏令营,他从不教孩子们如何读书和考试,但是会启发他们拥有梦想,并不断去重温自己的梦想。
当这颗梦想的种子被播下,这些孩子回到家之后,都会主动学习,积极进取。
但是,奈何我们小时候并没有拥有过什么梦想。那时我常调侃自己就是一只典型的小咸鱼,对未来没有任何想法,导致我学习状态很差,整天浑浑噩噩的。
当然还有些家长,他们在小时候是拥有过梦想的,比如要做画家、法官、飞行员、歌唱家等。结果都被父母以“不切实际”为由,残酷地打压了。 因为妈妈说:“你怎么可能做得了那个?”爸爸说:“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先把你的期末考试考好再说。”
所以,孩子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配拥有梦想?”
这样一句话会成为挫败的来源,带来的后果是失去了努力的动力和信心。而到了现在,依旧如此。如果你不懂得发现孩子的特长,或者兴趣所在,你就很容易培养出迷茫困顿,不知道为何要努力读书的孩子。
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孩子的特长,或者他们的兴趣所在,这将会给我们的养育过程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因为孩子的内在发动机被点燃了,他们就将稳稳地走在追梦的路上,即使没有实现梦想,但他的整个生命力,都会被梦想所激活。
综上,当了解到我们之所以在养育中遇到困难,是由四个方面引发的,那我们对自己的否定也就会转变为理解。
本书将从四个维度陪伴大家成长,力求让大家重构养育模式,在未来的道路上,变得轻松和自信。
这四个维度分别是:
维度一:情绪管理。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就是足够好的妈妈。
维度二:孩子不听话的秘密。也许过去你只懂得发号施令,或指责,或讨好。那未来你就会学会一种让彼此都舒服、愉快的表达方式。
维度三:提升自己的幸福维度。如果你不幸福,就算你的孩子是学霸,他未来也很难幸福。因此我们会从多个层面,以及透过孩子的社交和精神面貌,去检查父母的幸福指数,并进行提升。当幸福在家中满溢,孩子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维度四:让孩子变得自律和专注,是有规律可循的。当我们习惯关注孩子的问题,并轻而易举给孩子贴上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标签,孩子要变得自律和专注就很困难。反之,当我们了解了潜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负面因素,并且亲自做积极示范时,孩子的学习动力就会被激活。
最后,一定要允许并保护孩子的梦想,这是他热爱生活,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原动力。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四个目标,一起成长,一起为孩子的发展保驾护航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