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後,最受矚目的韓國女性小說

一個關於女兒、關於母親、關於女人的故事

女兒即將面對、而我無法看見的世界會是何種模樣

會比現在更美好嗎──會比現在,更煎熬嗎?

「要求這些孩子保持緘默的活著,放逐到社會的邊緣,

想到女兒會被這樣對待,我很心碎。

我的女兒喜歡女人,明明和這世界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在女兒出生後,不得不辭掉工作,為了生活做過各種打工,最後來到療養院擔任看護。

女兒出社會後,費盡千辛萬苦才當上大學約聘講師,但待遇很糟,頻頻向我借錢,我只好建議她搬回家住。

沒想到,女兒把她的女朋友也帶回來了。

「媽,她是我的丈夫、妻子和子女,她就是我的家人。」

「她怎麼會是妳的丈夫、妻子和子女?妳們可以結婚、生孩子嗎?妳們根本是在扮家家酒!」

「難道就不能接受我本來的樣子嗎?妳不是告訴過我,這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跟別人不一樣不代表是壞事,為什麼這些話在我身上就變成了特例?」

女兒的同事被發現是同志而遭到不當解雇,具正義感的女兒發起抗議,於是威脅、暴力接踵而至。我開始感到害怕──雖然「不同」不代表「錯誤」,但當世界的殘酷擺在眼前,我多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平凡的結婚生子、當個「正常人」就好,以免她受到更多傷害。

畢竟她是,我的女兒啊。

【關於本書】

從我血肉中誕生的孩子,成為心靈最疏離的陌生人,

生而為家人,會有理解另一個家人的可能嗎?

以「我」為敘事者的母親,一生都為女兒而活,對女兒抱有許多期盼。女兒卻認為母親從不聆聽自己,更帶回同志伴侶,迫使母親面對從未正視過的性傾向議題。

而母親在療養院照顧的珍罹患失智症,成為沒有人願意負責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親彷彿看到老後將孤獨走向死亡的自己。

作者金惠珍以常被孩子埋怨「什麼都不明白」的母親眼光,描繪出社會對老人、對同志,以及對任何不理解的事物的歧視與排擠,揭開女性至今仍持續面臨的惡意。

本書中,母親與她照顧的老人,女兒與她的伴侶,世代的差異在一個家庭裡交會,在碰撞中看見彼此的難題。即便各自的迷惘與恐懼持續如影隨形,仍嘗試向對方伸出手,一同等待理解的那一天到來。

得獎紀錄

◆榮獲第36屆「申東曄文學獎」

◆《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國立中央圖書館員推薦好書

◆Yes24網路書店2017「文學作家選定的今年之書」、「文學採購喜愛的今年之書」

◆教保文庫2017「推薦小說家50人」、「書店店員喜愛的小說」第2名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李屏瑤(作家)

金申賢京(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諶淑婷(作家)

簡至潔(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祕書長)

好評推薦──

尤美女(立法委員)

紀大偉(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姜英淑(韓國小說家)

馬欣(作家)

許秀雯(伴侶盟常務理事,釋字748號婚姻平權案訴訟代理人)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陳夏民(作家)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依首字筆畫排序)

也許人終究是無法理解另一個人的,愈貼身愈難看清楚,儘管如此,要先「看見」。當女性真正看見自己的處境,釐清自己為何這樣說、這樣想,才能找到無止盡的力量來源。──李屏瑤

每個人都可能是彼此過去、現在或未來的母親,因為「毫不相干的外人」實際上並不存在,也許憑藉這股力量,終能走向「宛如奇蹟般諒解」的那一步。──金申賢京

在眾人大肆爭辯酷兒如何,女性主義又怎樣之際,本書已領先群雄,是一部前衛又大膽的作品。──姜英淑

本書最牽動我的部分是年老的母親回顧養育子女的心情,對正育有兩名稚齡子女的我來說,本書滿是警語。──諶淑婷

金惠珍以簡單幾個角色:櫃子內/外的、失依的、勞動權被剝削的、情緒勞動的……殘酷呈現韓國女性的諸般壓抑,以讓讀者思索:深陷父權泥淖的「女人」究竟如何掙脫?── 劉育豪

和本書的女兒有高度相似性的我(投身社會運動、又身為女同志),特別喜歡作者描繪的幾場母女對話(這裡的「女」包括女兒及其伴侶),每一個場景都似曾相識,每一次對談都驚心動魄。──簡至潔

admin3473

Share
Published by
admin3473

Recent Posts

白露春分

✨《新婚之夜》《有人跳舞》《晚…

3月 ago

商务男装宣传口号230

商务男装宣传口号230   在…

4月 ago

自白录

刘晓庆文集”包括两本书:一本书…

4月 ago

乌镇一日游日记

乌镇一日游日记(通用21篇) …

4月 ago

做家务日记100字

做家务日记100字(通用15篇…

4月 ago

海边旅游日记

海边旅游日记(通用25篇)  …

4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