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简介:

我们都渴望生活在爱中。我们希望自己拥有爱,能够给予别人爱,而且能够得到他人的爱,在认可与肯定中幸福地生活。 知名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积极情绪方面的研究,她发现,积极情绪(包括喜悦、快乐、感激等)在一天之中会短暂出现,但它们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激发出强有力的正能量。基于此,作者提炼出有关人类至关重要的情感——“爱”的前沿理论,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理解什么是爱,以及如何运用爱的力量。 芭芭拉博士认为,爱关乎我们的身心健康,爱也是让我们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钥匙。首先,我们需要剥离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爱是独自占有的、爱是永恒的、爱是无条件的”——这些深植于人们脑海中的观念大都只是美好的愿望。实际上,爱触及的范围远比我们想像的范围要广,爱有时效性,也不是无条件的,更不是恒久不变的。爱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微小情感联结与积极共鸣;爱包括爱情、亲情、友情,还包括爱自己、爱他人、爱所有人。芭芭拉博士进一步指出,爱虽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有意识地提升爱的能力。同时,她介绍了多种爱的练习法,帮助我们加深对爱的认知,提升爱自己、爱他人乃至爱所有人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拥有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爱是什么》摘录:

渴望。它是当你感到有重要的东西正从生命中消逝时的那种痛;它是在你内心深处对“更多”的那种渴求——更多意义、更多联结、更多能量……更多的东西。渴望就是在你与不安、孤寂、愁闷妥协的前一刻涌遍你全身的那种感觉。 这样的渴望不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生理上的感觉。你的身体迫切渴望着尚未获得的重要养分,但你却不知道这种养分具体是什么。 有时,你投身工作、闲谈、沉迷电视、游戏,让自己麻痹渴望的痛。但更多时候,种种用来填补空虚之痛的做法不过是分散注意力的权宜之计。 渴望不会被削弱。它如影随形,对你纠缠不休,更凸显了那些权宜之计的“魅力”。能够分散注意力的做法比比皆是——酒,微博,狂按遥控器。 你很有可能不为了果腹、水、空气和居所而发愁。你渴望的远非物质层面的东西。 你渴望的是爱。无论你单身与否,无论你大多数时间独自一人还是身处喧闹,爱都是你体内每一个细胞渴求的重要养分——与其他生命之间充满正能量的联结。 事实证明,爱像让植物生长的阳光、沃土与水一样,滋养着你的身体。体验到的爱越多,你就越能够敞开心胸、不断成长,并且更智慧、更专注、更坚韧、更高效、更快乐、更健康。 你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能够发现、感受、感恩你与其他人之间不可思议的联结,这种联结将你深深嵌入生命宏大的篇章之中。 你的身体生来可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从摄入的食物里吸收营养,也生来具有爱的能力。爱就像在极度疲惫时做一次深呼吸,或在烈日长途跋涉后的一罐冰雪碧。它不仅能带给我们绝妙的感受,也赋予我们生命,是我们获取能量、维持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源泉。 把爱比作氧气和食物不只是诗意的比喻,也是科学:这门新科学首次揭示了什么是爱,以及缺乏爱会令人类身体内部的生物化学物质发生怎样的重要改变,而这些物质又会如何改变脱氧核糖核酸(DNA)在细胞中的表现。你今天体验或未体验到的爱,很可能会在下一季、下一年,改变那些影响你身体...

《爱是什么》目录:

第一部分
爱是什么 001
第 1 章
爱是一种渴望 003
你以为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005
用爱获得积极情绪的力量 008
你需要更多爱的练习 016
第 2 章
爱是一种联结 019
用爱激发心有灵犀的积极共鸣 020
用有爱的微笑感染他人 024
你的身体知道爱 033
尽情享受亲密之爱 036
尽情享受天伦之爱 039
用爱的约定与承诺经营感情 042
第 3 章
爱是一个整体 047
理解与懂得是爱的基础 049
用爱打造持久的精神慰藉 057
用情绪训练增强爱的力量 064
用爱驱走内心的孤独 068
用爱滋养自己 071
第 4 章
爱是一个连锁反应 075
用爱打开思维之门 076
知行合一的爱 081
爱让你更幸福、更坚毅、更睿智、更健康 085
唤醒你的爱 100
第二部分
爱的方法 103
第 5 章
爱是一种感觉 105
用真诚与足够的时间培养爱 108
每日简要回想练习 110
慈爱冥想练习 116
通过练习加深爱的联结 122
第 6 章
爱是一种技能 125
先练习爱自己 128
自我之爱的慈爱冥想 134
倾听自己的内心 139
爱己才能爱人 147
第 7 章
爱要付出真心 151
爱要具备同理心与复原力 153
同理心练习 155
每日幸运3事练习 165
非正式的颂扬之爱练习 169
第 8 章
爱是一种博爱 173
练习去爱更多的人 175
昨日重现法练习 178
第 9 章
爱是一种体验 193
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吗? 195
爱的基因表现 198
爱的自动导航系统 199
致 谢 20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