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养生: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智慧》简介:

38个穴位、24种传统功法、48种食材解密、48个时令菜谱。

近百幅精美彩绘图,呈现节气养生的完美融合。

硬核知识+精彩图文,打造科学养生与节气新知的终极指南。

专业中医团队倾情相授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帮你打造不易生病的健康体质。

*

————————————————————————————–

*

《顺时养生: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智慧》由北京市中医名师张向群专家团队编写,本书在解说二十四节气养生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中医知识以及精美的穴位、运动功法图,是一部代代相传,人人都应该品读的医学书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物候特征说明了自然界的一切生活都与节气密切相关,人也不能脱离天地气息而存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七窍四肢、筋骨皮肉等组织的机能活动无不受节气变化的影响。本书力图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心理、起居、饮食、运动注意要点。读者不仅能从中看到传统节气知识,更能了解在各个节气中如何让身体顺应自然的节奏。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生命体就是浓缩的大自然,随着昼夜交替、节气变化,每个生命的生理活动也进行着周期性的变化。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时间的循环和传统的反复,象征生命的继承和绵延。探究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的共同奥秘,这不仅仅是一次自我疗愈的过程,更是一次与传统文化无限贴近的机会。

《顺时养生: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智慧》摘录:

立春养生,养肝为主。养肝切忌“怒”。 立春时应注意调养精神,保持乐观情绪,力戒暴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 3 分钟。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以使肝气顺达,正常升发。

《顺时养生: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智慧》目录:

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溯源 2
二十四节气中的哲学观 4
二十四节气中的阴阳变化规律 6
二十四节气中的人体生理特点 8
二十四节气中的人体病理特点 9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 12
二十四节气的研究进展 19
春季养肝
立春
立春物候 25
立春与健康 26
立春精神调摄:宜舒畅心情,确立目标 27
立春起居:宜早起、梳头、通风,不宜早减衣 29
立春饮食:多辛辣少酸味 30
立春运动:注意热身和保暖 35
立春经络调摄:合谷穴、身柱穴 37
雨水
雨水物候 42
雨水与健康 43
雨水精神调摄:宜善待变化,激发爱 43
雨水起居:宜“春捂”、泡足、防高血压,不宜用冷水 45
雨水饮食:多清淡少油腻 47
雨水运动:雾天不宜户外锻炼 50
雨水经络调摄:足三里穴、太冲穴 52
惊蛰
惊蛰物候 56
惊蛰与健康 57
惊蛰精神调摄:宜培养积极情绪,享受内心快乐 57
惊蛰起居:宜直面“春困”、房事有度、制香囊,不宜剧烈运动 59
惊蛰饮食:少酸味少辣味 61
惊蛰运动:忌骤然锻炼、无氧运动 64
惊蛰经络调摄:期门穴、日月穴 66
春分
春分物候 70
春分与健康 71
春分精神调摄:宜心平气和、轻松乐观 72
春分起居:宜踏青、打扫、防范旧病,不宜多饮酒 74
春分饮食:多甘味少油腻 75
春分运动:不宜空腹、早起锻炼 78
春分经络调摄:三阴交穴、曲泉穴 80
清明
清明物候 86
清明与健康 87
清明精神调摄:宜宣泄情绪,处理创伤 88
清明起居:宜防过敏、防雨防潮、居室明亮,不宜静 90
清明饮食:多柔肝养肝之品 91
清明运动:活动前要充分热身 94
清明经络调摄:行间穴、肝俞穴 96
谷雨
谷雨物候 100
谷雨与健康 101
谷雨精神调摄:宜“晾晒”心事,愉悦心情 101
谷雨起居:宜防感冒、补水、护关节,不宜出大汗 103
谷雨饮食:多养脾调肝之品 104
谷雨运动:不宜激烈运动 107
谷雨经络调摄:太冲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 109
夏季养心
立夏
立夏物候 115
立夏与健康 116
立夏精神调摄:宜补养心神,奋发向上 117
立夏起居:宜勤换衣、午休、防晒,不宜损心气 119
立夏饮食:多养护心阳之品 120
立夏运动:做好紫外线防护 123
立夏经络调摄:少海穴、心俞穴 125
小满
小满物候 129
小满与健康 130
小满精神调摄:宜静心怡神,学会坚持 130
小满起居:宜赏谷麦、防病、防心火,不宜洗冷水澡 132
小满饮食:多清淡少刺激 134
小满运动: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 137
小满经络调摄:神门穴、耳穴 139
芒种
芒种物候 143
芒种与健康 144
芒种精神调摄:宜安静心神,乐观向上 144
芒种起居:宜体验播种、合理穿衣、划舟,不宜受寒 146
芒种饮食:多清淡少油炸 148
芒种运动:避免引起运动性损伤 151
芒种经络调摄:心包经、内关穴 152
夏至
夏至物候 157
夏至与健康 158
夏至精神调摄:宜保持兴趣,静心凝神 159
夏至起居:宜补水、用檀香囊、洗温水澡,不宜贪凉 161
夏至饮食:多酸味多咸味 162
夏至运动:避免正午户外运动 165
夏至经络调摄:阴郄穴、曲泽穴 167
小暑
小暑物候 171
小暑与健康 172
小暑精神调摄:宜静心除烦,消除心理“湿气” 172
小暑起居:宜防中暑、晨练、防心脏病,不宜久坐木椅 175
小暑饮食:多清淡少油腻 177
小暑运动:预防中暑 180
小暑经络调摄:膀胱经、厥阴俞 182
大暑
大暑物候 186
大暑与健康 187
大暑精神调摄:宜静心安神,预防“情绪中暑” 187
大暑起居:宜防暴晒、赏荷、赏萤火虫,不宜夜露宿 190
大暑饮食:多清淡多苦味 191
大暑运动:选择早晨或傍晚运动 194
大暑经络调摄:曲池穴、气海穴、建里穴 196
秋季养肺
立秋
立秋物候 203
立秋与健康 204
立秋精神调摄:宜精神内守,淡泊宁静 204
立秋起居:宜“贴膘”、早睡早起、赏桂花,不宜频洗澡 207
立秋饮食:多补气养阴之品 208
立秋运动:注意温度骤降 212
立秋经络调摄:太渊穴、鱼际穴 213
处暑
处暑物候 217
处暑与健康 218
处暑精神调摄:宜收敛神志,安静性情 218
处暑起居:宜赏秋景、防病、缓解秋乏,不宜贪凉 220
处暑饮食:多健脾利湿之品 222
处暑运动:选择早晨和傍晚运动 225
处暑经络调摄:大陵穴、胃俞穴 227
白露
白露物候 231
白露与健康 232
白露精神调摄:宜收敛神气,经营情感关系 232
白露起居:宜防秋燥、登高远望、腹式呼吸,不宜“露身” 234
白露饮食:多润燥滋阴之品 236
白露运动:不宜露身以防受寒 240
白露经络调摄:经渠穴、尺泽穴 241
秋分
秋分物候 245
秋分与健康 246
秋分精神调摄:宜情绪乐观,总结规划 246
秋分起居:宜合理秋冻、团圆赏月、赏菊,不宜心背凉 249
秋分饮食:多温性润燥之品 251
秋分运动:补充水分、防过敏 254
秋分经络调摄:中府穴、肺俞穴 256
寒露
寒露物候 261
寒露与健康 262
寒露精神调摄:宜宣泄情绪,学会放下 262
寒露起居:宜小心凉燥、饮吉祥酒、滋润肌表,不宜憋夜尿 264
寒露饮食:多甘淡多滋润 266
寒露运动:运动中做好保暖 270
寒露经络调摄:手三里穴、大椎穴 271
霜降
霜降物候 276
霜降与健康 277
霜降精神调摄:宜心境开阔,以消秋愁 277
霜降起居:宜饮红茶、赏枫叶、欢度重阳,不宜用暖风 280
霜降饮食:少生冷多健脾 283
霜降运动:备姜糖水袪寒 286
霜降经络调摄:太白穴、商丘穴 287
冬季养肾
立冬
立冬物候 293
立冬与健康 294
立冬精神调摄:宜保持低调,积蓄能量 294
立冬起居:宜保证睡眠、空气流通、足部保暖,不宜盲目补 297
立冬饮食:多滋阴潜阳之品 299
立冬运动:保证空气湿度舒适 303
立冬经络调摄:肾俞穴、大椎穴 304
小雪
小雪物候 308
小雪与健康 309
小雪精神调摄:宜提升自己爱与被爱的能力 309
小雪起居:宜穿衣得当、行日光浴、食腊肉糍粑,不宜室温高 312
小雪饮食:多温补益肾之品 314
小雪运动:注意路面湿滑 317
小雪经络调摄:太溪穴、关元穴 318
大雪
大雪物候 323
大雪与健康 324
大雪精神调摄:宜自省与重建 324
大雪起居:宜雪中欢畅、防摔、保湿防燥,不宜和衣睡 327
大雪饮食:多益气补血之品 329
大雪运动:不宜出汗过多 333
大雪经络调摄:命门穴、巨阙穴、劳宫穴、照海穴 334
冬至
冬至物候 339
冬至与健康 340
冬至精神调摄:宜疗愈亲情关系 340
冬至起居:宜食饺子、饮冬酿酒、赏腊梅,不宜过辛辣 343
冬至饮食:多滋补之品 345
冬至运动:防止拉伤、冻伤 348
冬至经络调摄:涌泉穴、少府穴 350
小寒
小寒物候 354
小寒与健康 355
小寒精神调摄:宜破除执念,让内心充满温暖 355
小寒起居:宜戴口罩、行三九灸、食糯米饭,不宜靠墙睡 358
小寒饮食:少黏硬少生冷 360
小寒运动:保证身体能量充足 363
小寒经络调摄:脾俞穴、水分穴、命门穴 365
大寒
大寒物候 370
大寒与健康 371
大寒精神调摄:宜放松身心,控制情绪 371
大寒起居:宜赏冰灯、防冻伤、防血管病,不宜早晚出 374
大寒饮食:多温热少燥热 376
大寒运动:不能过早脱去棉衣 379
大寒经络调摄:足底肺、脾、肾反射区 38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