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简介:

二战后法国有两位号称“精神领袖”的人物,一是萨特,一是加缪。加缪还被称为“法国的良心”,他的散文素以散淡、朴素又寓意深长著称。本书选录了《反与正》和《反叛者》的部分章节,都是人们研究加缪时必会提到的篇章。在《反与正》中,加缪以凝重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的艰苦童年,他的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已有清楚的表现。《反叛者》展开对人生更深入的探索,“光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为什么活着”,他对人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震动着无数人的心灵。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摘录:

矛盾就在此,人拒绝现实世界,但又不愿意脱离它。事实上,人们依恋这个世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他们远非要忘记这个世界,相反,他们为不能足够地拥有这个世界而痛苦。这些奇怪的世界公民,他们流亡在自己的祖国。除了在瞬间即逝的圆满时刻中,整个现实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完善的。他们的行为躲开他们而进入其他行为中,回过来以意外的面孔来审视他们,并且像坦塔罗斯的水一样向着尚不为人知的河口流去。察看河口,控制河流,最后把生活作为命运来把握,这就是他们对他们祖国最深切的真实的怀念。但是,这种看法,至少在认识方面最终把他们同自己调和起来,只能在死亡的短暂时刻才出现,如果它会出现的话,一切都在此告终。为了在世界上存在一次,就必须永远不再存在。 那么多的人对其他人的生命的羡慕就由此产生。由于发现了这些外部的存在,人们便赋予他们以一种他们实际上不可能有的,而对旁观者来说显而易见的和谐和统一。旁观者只看到这些生命的脊线,而没有意识到损害着他们的细部。我们于是在这些存在之上从事艺术。我们按照初级方式把这些存在写成小说。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变成艺术作品。我们希望爱情永存,但我们知道爱情并不永存;如果爱情奇迹般地永存于整个一生,那它也是不完善的。也许,我们在这难以满足的对持续的需要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世的痛苦,如果我们知道这种痛苦是永恒的话。有时,伟大的灵魂似乎由于不能长存而惊恐,这比痛苦引起的惊恐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缺少永不厌倦的幸福,一种长期的痛苦至少会造成一种命运。不,我们所受的最残酷的折磨总有一天将结束。一天早晨,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绝望之后,一种不可压抑的求生的渴望将宣告一切已结束,痛苦并不比幸福具有更多的意义。 占有欲只是要求持续的另一种形式。正是它造成爱情的无力的狂热。任何人,哪怕是最被爱着的人和最爱我们的人,也不能永远占有我们。在这严酷的大地上,情人们有时各死一方...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目录:

目录
译者的话
反与正
讽刺
不置可否
灵魂之死
生之爱
反与正
反叛者
反叛者
形而上学的反叛
该隐的子孙们
反叛的诗歌
洛特雷阿蒙和平庸
超现实主义和革命
历史的反叛
弑君
新福音书
处死国王
品德的宗教
恐怖时期
反叛和艺术
小说与反叛
反叛与风格
创造与革命
反叛与谋杀
虚无主义的谋杀
历史的谋杀
适度与过度
正午的思想
虚无主义之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