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波》简介: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本书基于比较历史社会学、比较政治、国际关系的文献,将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关系结构主义、合法性的制度主义以及权力构型路径相结合,展开了对民族主义与战争之间的关系的精彩论述。

•开拓全新分析路径,为保证数据连续性,基于“领土”而非“国家”重新建立数据库,详细拆解战争爆发与各项可能的原因之间的关联。

•中外众多政治学者、社会学者推荐,安德烈亚斯·威默关于国家建构的又一力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民族国家形成和战争爆发原因的政治学经验研究著作。作者基于若干国际主流数据库构建了一个新数据库,覆盖了1816—2001年间发生在150块领土上的冲突。本书通过对该世界冲突数据库进行量化历史分析,重点研究了帝国扩张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从权力构型和合法性角度入手,解读了过去两百年间,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类型从帝国、王朝国家、部落联盟、城市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并深入剖析民族国家形成与族群政治两个因素对过去两百年间的战争的影响。

精彩书评

《战争之波》是一部冲突研究方面犀利而及时的著作,它为该领域的研究设立了新的标准。——斯塔西斯·凯里维斯(Stathis N. Kalyvas),牛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系教授

威默将宏观的比较社会学和微观的国家形成过程相结合,描绘了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和国家建设与暴力之间的关系。——戴维·莱廷(David Laitin),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

威默运用定量的比较历史分析,成功地诠释了宏观社会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大规模族群共同体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战争在现代政治世界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詹姆斯·马奥尼(James Mahoney),西北大学社会学教授、政治学教授

在我看来,本书有三个最值得称道的方面:首先,在文献梳理方面,它对于各种关于民族国家这一国家模式的兴起和扩散的理论进行了非常精准且富有洞见的总结;其次,在理论方面,它或许是迄今为止对于分析不同行动者在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一部最为系统的著作;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它将定量研究与比较历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出较高的价值和值得尊敬的尝试。从多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部必读的力作。——赵鼎新,浙江大学教授、芝加哥大学麦克斯•派里维斯基荣休教授

本书与《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的理论关注是一致的,即政治认同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成为理解这一进程的核心概念。在作者看来,战争不仅制造了冲突,同时也塑造了认同,而后者成为构建民族国家的根本动力。民族国家之所以在人类历史进入18世纪方才兴起,就是因为这样的权力构型更有利于民族主义者,而不是某种国际体系的推动。这些观点充满挑战性,当然也将引发巨大的争议。——陈周旺,复旦大学教授

本书横跨民族主义和武装冲突两大研究领域,强调族群认同、国家建设与军事冲突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辩证关系。它延续了查尔斯•蒂利的思路,但在理论、方法与考察范围上均将蒂利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在理论上,它在制度、网络与权力理论的前沿成果之间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方法上,它致力于为宏观历史现象提供坚实的微观过程基础,是量化历史分析的典范;在考察范围上,它将蒂利的经典命题从早期现代带到现当代,从西欧带到全球。这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好书!——李钧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本书是将宏大的理论叙事、精妙的研究设计和详实的经验证据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典范。作者以政治权力与合法性作为主要研究视角,借助新型数据库,巧妙分析了政治精英、族群团体、市民社会等多种行为主体的互动,是如何塑造两百年来民族国家的兴起、扩散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内族群冲突与国际战争的。本书一经问世,便成为历史社会学、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经典之作。——陈冲,清华大学副教授

《战争之波》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第一章 导论与概要
简要的叙述与故事的寓意
主要贡献
四条方法论原则
理论:网络、制度与权力
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扩散
民族国家与暴力
局限与意义
第二章 民族国家的诞生
建模策略
交换的博弈论模型
假设与经验上的校正
结果:具有发达公民社会的强弱场景
放大镜下的谈判过程
当文化特征举足轻重时
历史类比:法国的国家建设与奥斯曼帝国的裂解
结论
第三章 民族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
假设与现有的量化研究
数据和建模方法
结果
结论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战争
传统战争研究中的盲点
从帝国到民族国家:制度主义的观点
新的数据库
发现模式:战争比率的时序变动
变量与假设
两大回归模型
结论
第五章 族群政治与武装冲突
研究族群与武装冲突的主要路径
族群政治与冲突的结构理论
族群权力关系数据库,1946—2005年
变量与数据来源
模型与发现
结论
第六章 和平是可以设计的吗?
民主与民主化
比例代表制、议会制与联邦制的直接效应
包容性越多,越可能引发内斗吗?
冲突结束后的权力分享
国家建设与主权分享?
第七章 结论
总结
超越“认同”对“利益”、“贪婪”对“不满”的二分
为什么是族群?
全球化与历史的终结
附录
第二章附录
第三章附录
第四章附录
第五章附录
第六章附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