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简介:

知道钱文忠先生解读的《三字经》将要出书,是在08年11月先生录制完“百家讲坛”节目的时候。成书的过程很是艰辛,一边是先生本人像对待自己孩子般的精心雕琢,一边是

出版社上上下下的推敲打磨反复修改。09年2月下旬,这本凝聚太多太多人心血汗水的图书,终于揭开它最后一层面纱。

有趣的故事书

扯掉动辄启蒙、大谈救世的高帽,《三字经》薄薄千言小书,之所以能成就数十万字的图书,其实更在于它的有趣:看似暴虐的商纣王也拓展了古代中国的疆域,为中国的统一作出巨大贡献,而被认为是治水英雄的大禹却在新婚第4天即奔赴灾区,一走便是13年。这也造就了其子夏启一段没有父爱的童年;而先生对于古代帝王的解读亦别开生面,他眼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光绪和珍妃,怄气、吃醋、回娘家……亲切的就像隔壁结婚多年的夫妻,而他笔下的历史巨人,也因为被还原最真实的历史面貌,开始有了“人气“。

有用的工具书

除去像一本民间故事集般的有趣之外,编写《解读<三字经>》的大量工作,仍旧是保证对于原文本的准确阐释,在书中你能明白如何学习才会更有效,你更能看到古人为读书究竟下过何种苦功,而更让人惊讶的是,通读先生这本书,还像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长廊中的奇幻旅行,自上而下,行云流水般酣畅。按先生自己的话讲,“这是一本‘百科全书’,也是一本囊括太多传统、精髓的‘书中书’。“相信在繁华都市生活的背后,你愿意在一个人的夜晚,点灯静静阅读,去那遥远年代,畅游一番。

有型的教养书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孝悌作为《三字经》的开篇,也是先生解读的关键所在,其实先生本人对于传统的恪守是远远大于对其的挑战,这种怀抱着敬意的解读也变得小心翼翼:因为无论出版社还是先生本人都清楚的知道,对于有孩子的大多数父母,真的会将书中尊敬长辈、兄弟互让等等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那么何不在现在,就翻开读它一读呢?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摘录:

后来的学者,即便是以考订辨疑为时尚的清朝学者,大致因为类似的缘故,也没有照例将《三字经》及其作者过一遍严密的考据筛子。关于《三字经》的作者间题,当代最重要的注解者之一顾静(金良年)先生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三字经》的“前言”里,作了非常稳妥的交代。《三字经》甫一问世,其作者已经无法确指了。明朝中后期,就有人明确地说“世所传《三字经》”,是“不知谁氏所作”的。于是,王应麟、粤中逸老、区适子都曾经被请来顶过《三字经》作者之名。可惜的是,此类说法都不明所本。到了民国,或许是因为“科学”之风弥漫了史学界,就有“高手”出来,将《三字经》的成书看成是一个过程。说到底,无非是将可能的作者来个一勺烩:由王应麟撰,经区适子改订,并由明朝黎贞续成。如此而已。现在,还有很多人倾向于认为《三字经》的作者是宋朝大学者王应麟。当代另一位传播《三字经》的功臣刘宏毅博士在他的《〈三字经〉讲记》里就是持与此相近的态度。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目录: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三字经》
致谢
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讲 昔孟母,择邻处
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
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
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
第六讲 日春夏,日秋冬
第七讲 日仁义,礼智信
第八讲 父子恩,夫妇从
第九讲 论语者,二十篇
第十讲 孟子者,七篇止
第十一讲 孝经通,四书熟
第十二讲 有典谟,有训诰
第十三讲 大小戴,注礼记
第十四讲 诗既亡,春秋作
第十五讲 经既明,方读子
第十六讲 五子者,有苟扬
第十七讲 五子者,有苟扬
第十八讲 经子通,读诸史
第十九讲 唐有虞,号二帝
第二十讲 夏有禹,商有汤
第二十一讲 汤伐夏,国号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