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化心理》简介:

本书所收李泽厚的《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略稿》、《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和《中国文化的符号源头》,通过比较和梳理源头,阐述“文化心理结构”即“情”与“理”之关系、比例、结构;这结构并非外层的制度、语言、礼俗、理论,而是这些文化融化积淀在人的心理深层的一些特征和问题。

《说文化心理》摘录:

"儒"是與“墨” “道” “法” “陰陽”等思想、學派相并立、并稱而言。這是最早(先秦)也是最廣泛的一種用法,至今仍然如此。 在“現代新儒家”等學術圈子里,“儒學”、“儒家”儘管也未給予定義式的規範,但可以看出,他們認為(雖然並不一致)”儒學命脈“或者”儒學精髓“主要是孔、孟、程、朱、陸、王這一思想傳承和理論線索,認為這條”道問學“、”尊德性“即以心性論為主幹的”內圣“哲學,才是”儒“的根本特徵。依據這一標準,其中一些比較徹底者把董仲舒排斥在儒家正統之外,有的則明確指出葉適是孔子的”敵人“ 但實際上,”儒“、”儒家“、”儒學“在兩千多年的使用中,範圍要比上述兩種含義廣泛的多。自漢以來,讀書人一般便被稱作儒生或儒士,因為他們所誦讀的典籍主要是《五經》,宋代以後是《四書》;他們的行為規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基本上或至少在表面或口頭上遵循、承認、認同”周孔之禮“或”孔孟之道“。即使其中好些人接受或摻雜其他思想學說的影響或成分,因而有時被稱作道家(如陶潛、李白)、法家(如王安石、張居正)、佛家(如王維),這仍然是由於儒學在先秦以後的不斷發展中,包含、吸取了各家學說,因此使許多人常常是亦儒亦道、亦儒亦法、亦儒亦佛,甚至亦儒亦墨的緣故。 在近代西方思想的猛烈衝擊下,數千年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不斷挫敗,傳統儒學的負面作用被不斷揭露,特別是科舉制度的廢除,新式學堂的成立,除了極少數人外,大多數近現代知識份子不僅不只讀而且還可以不讀儒學經典,同時也可以不再以儒學為根本,不再信仰、崇奉、服膺”孔孟之道“。即使接受或繼承了某些”孔孟之道“(包括”內圣“要求的立身處世和”外王“抱負的濟世救民),好些人也並不認同儒學,而寧願認同于更為含混模糊的”傳統文化“或”文化傳統“之類的觀念或詞語。於是”儒“(學、家、教)這個概念、語句的適用性便大為縮小。 ”儒“(學、家、教)的重要特徵之一,是它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