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简介:
【编辑推荐】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是东京大学硬核教授上野千鹤子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首版于1994年,当年即获得“三得利学艺奖”(相当于日本的“年度最佳图书奖”),其首文“家庭自我认同意识”是其获奖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和重点。增订版2020年出版。与首版相比,增订版在第一章增加了两节,分别为“家庭的临界点:以看护力量的分配公正为核心”“家庭:过载的方舟”;第四章增加了一篇附论:“战后批评的嫡子”;书后增加的一篇“自著解题”(即作者说明),从当下回看当年的文章和观点,更看出当年文章的前瞻性。
【内容简介】
在家庭形态日益多样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高呼“家庭”走向了解体。
究竟,何以为家?是不论远近无从选择的血缘,还是一屋几人三餐四季的共同生活?与其说“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应该说更多存在于每个人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Family Identify)中,也就是每个人的心理认同和个人选择。对在血缘、种族、婚姻等界限之外的亲密关系的形容,常常说“像家人一样”,也就是个人的心理认同。
从家庭到“像家庭一样”,家庭的临界点在哪里呢?
此外,作为从充满社会竞争压力的公共领域“逃脱”出来的私人领域,在性别视角下,家庭,仍充斥着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压迫结构。
依赖性成员(老幼)的存在是不是使家庭稳定的重要因素?看护老幼,为什么成了主妇们的“天职”?家务为什么成了女性的“强制劳动”?在家务这种无偿劳动未曾减轻的前提下,女性进入职场,真的是获得了平等和解放吗?当一个个疑问提出时,作为“爱的共同体”的家庭的盖子,也就被揭开了。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目录:
目录
I 近代家庭的动摇
一 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
二 家庭的临界点:以看护力量的公正分配为核心
三 家庭:过载的方舟
四 女性的变化及家庭
II 近代与女性
一 日本式近代家庭的形成
附论 关于“父权制”的概念
二 家庭的近代
三 女性史和近代
III 家庭学的展开
一 “梅棹家庭学”的展开
二 技术革新与家务劳动
IV 经济高度成长与家庭
一 “母亲”的战后史
附论 战后批评的嫡子 江藤淳
二 “后思秋期”的妻子们
V 性别歧视的反论
一 夫妻不同姓的陷阱
二 作为生存经验的老后生活
三 “女缘”的可能性
四 性别歧视的反论——异文化适应和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自著解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