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简介:

按照尼采的说法,虚无主义是一位站在现代社会门口的“最神秘的客人”,也应该是“最可怕的客人”。长期以来,这位神秘客人已多次来敲门,我们或听不见它起初并不大的声响,或不晓得这位神秘客人的来意,因而听不出敲门声的寓意,判断不出它的来源,也推敲不出它在现代时空中能传到多远,能有怎么样的影响与效果。直到它以猛烈的力量推开现代性的大门,制造出忧人的声调,刺激甚至伤害着我们的身心,危及我们的各项建设,我们才不得不仔细聆听着它奇怪的声调,不得不严肃认真地开始凝视它。

本书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斯坦利•罗森的早期代表作之一。罗森教授师从施特劳斯和科耶夫,其关注点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史上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等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他看来,一旦所有的价值观都合情合理,那么它们同时也变得毫无意义。这就是虚无主义得以存在的理据:当所有的言语犹如被消音,虚无主义便应运而生。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代表了现代哲学两大主流,而这正是罗森所谴责的“拒斥语言的权威”。

在本书中,罗森教授通过对比基础本体论和日常语言哲学,为古典哲学进行了辩护,反对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指控使虚无主义在西方得以生根发芽。本书秉承施特劳斯的观点,在哲学思想的网格中绘制出虚无主义的历史脉络,不断回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典理性主义,这无疑也彰显了罗森教授持之以恒的研究重心,即考察哲学传统的根源,同时亦反思现代思想所面临的危机。

《虚无主义》摘录:

作为马基雅维利的学生和科学的传播者,弗朗西斯・培根说,为了理解自然,我们必须折磨她或把她约束“在艺术的试炼和诉累( vexations)中”。在同一本书中,培根写道:“知识就像金字塔,而历史是地基。”在这一观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后康德哲学有关历史思考的迹象。但是,科学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必须与更深刻的、本身反历史的、作为实践( praxis)的理论观念相结合。 这个更深刻的观念发生在笛卡尔的思想中。我们需要提醒自已,这一备受讨论的情况只涉及一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秩序与度量”和心智(mind)之间的联系。在《原理》( Principles I1,64中,笛卡尔将普遍科学中“普遍的”、被象征性地展现并掌握的对象,等同于世界的实质,具有物质或广延的性质。

《虚无主义》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维特根斯坦和日常语言
第二章 从日常语言到本体论
第三章 历史和虚无主义
第四章 历史性和政治虚无主义
第五章 善
第六章 智慧
索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