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大西洋》简介:

【亮点推荐】

★国际著名黑人理论家首部中文译作!斯图亚特·霍尔得意门生、伯明翰学派代表、霍尔贝格奖得主保罗·吉尔罗伊,用“黑色大西洋”理论颠覆主流种族话语,展现黑人如何用苦难与崇高浇灌出现代文明之花。作者倾情作序,邀中文读者共同踏上海上航程!

★“黑命攸关”(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历史与文化同样攸关!回顾大西洋场域内的黑人离散史,直指种族压迫与西方理性的共谋关系,剖析黑人处在西方之内和之外的二元/双重位置,强调不同种族间的互动交融,突显黑人对现代性的关键价值。

★对种族本质主义和黑人民族主义保持警惕,向白人至上主义和族群绝对主义坚决说不,用“黑色大西洋”理论构建流动开放、多元融合的历史。路径(Routes)比根源(Roots)更重要!

★诺奖、布克奖,黑人作家为何近年来在国际文坛屡屡折桂?布鲁斯、爵士、嘻哈,黑人音乐如何获得全球性影响?从作者对著名黑人知识分子杜波依斯、理查德·赖特,“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等人的分析中找寻答案。

【内容简介】

以多元视角对抗单一种族话语,挑战黑白分明的现代性叙事

《黑色大西洋》是国际著名种族理论家保罗·吉尔罗伊的经典作品,也是重塑了黑人文化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之作。作者充分运用和发展“黑色大西洋”概念,将其作为一个历史场域、一个分析单位、一种理论视角,追溯了黑人在非洲、美洲和欧洲 间的迁移过程,深入分析了黑人离散对黑人文化自身以及西方现代性的影响,将黑人从现代性话语的边缘挪至中心。

吉尔罗伊认为,无论是在奴隶制还是后奴隶制时期,黑人都不是无力的受害者,他们有自身的能动性和完整的思想文化史。大西洋内的离散之旅,赋予了黑人文化不同于其源头的特性,它不完全从属于非洲或西方,但又融合了非洲和西方,以此种二元化、双重性的方式,黑人成为西方现代性独特的建构者,其经济、政治、文化实践也是现代历史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评论】

他的作品影响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化研究、种族批判研究、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和非裔美国人研究……《黑色大西洋》是一部里程碑之作,它改变了当今人文社科领域对离散的研究。通过展现种族、民族和族群是如何在文化上构成的,它提供了一种可以替代本质主义身份概念的选项。

——霍尔贝格奖委员会

西方黑人文化中,既有对非洲传统的承袭与发展,又融合了现代性的核心精神,它吊诡地扮演着西方文化的批判者和辩护者的双重角色。自从上个世纪下半叶西方人文学科发生政治转向,尤其是“BLM”之类社会运动展开以来,它占据的位置日益重要。但在中国,许多知识人对西方黑人文化还缺乏深入的了解。本书作为非裔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为我们进入这一领域提供了绝佳的入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朱国华

《黑色大西洋》是吉尔罗伊影响最为深广的代表作。可以说,伯明翰文化研究的早期对象——阶级、种族、性别——是直到霍尔的学生吉尔罗伊异军突起才被补充完整的。本书给西方现代性研究开拓了一种“反文化”的历史、社会和政治视野,是后殖民主义种族研究的扛鼎之作。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陆扬

英国当代著名的非裔学者保罗·吉尔罗伊在这本书中,运用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等研究范式,在追溯大西洋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重要的跨文化概念——“黑色大西洋”。相信本书的出版会有助于国人对非洲历史和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推动国内学界对黑人思想史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沐涛

吉尔罗伊对学术界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将黑人视为现代世界创建过程中的核心参与者,改写了现代性和现代主义的历史。

——耶鲁大学教授 哈兹尔·卡比(Hazel Carby)

本书有着诸多优点,它将道格拉斯、赖特、杜波依斯、莫里森等人精巧的本土性文本,阿多诺和鲍曼的研究,以及从爵士到嘻哈的流行文化进行了结合。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夸梅·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

《黑色大西洋》摘录:

一个人要同时是欧洲人和黑人必须得有某些特殊的双重意识。我这么说不是在暗示接受这两种未完成身份中的一种或全部必然会耗尽个体的主体资源。但是,在种族主义、民族主义或族群绝对主义的话语引导政治关系,使得这两种身份似乎相互排斥的地方,占据这两种身份之间的空间或试图展现它们的延续性被视为是一种挑衅性甚至对抗性的政治不服从行为。 当代英国黑人像早先的英裔非洲人甚至所有在西方的黑人一样,处在(至少)两个大的文化集合体之间,二者都在塑造出它们自身的现代世界的发展进程中衍变并获得了新的形构。如今,这两种文化依然共生共存般地被固定在一种以肤色的象征主义为特征的对立关系中,肤色的象征主义增强了它们核心二元动态——黑色和白色——显著的文化力量。这些肤色支持一种与民族、国家归属感以及“种族”和族群身份的话语有关的特殊修辞。

《黑色大西洋》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作为一种现代性的反文化的黑色大西洋
第二章 男主人、女主人、奴隶和现代性的二律背反
第三章 “奴役中诞生的珍珠”:黑人音乐和本真性的政治
第四章 “鼓舞疲惫的旅客”: W. E. B. 杜波依斯、德国和(非)定居的政治
第五章 “没有眼泪的慰藉”:理查德·赖特、法国以及共同体的矛盾
第六章 “不是一个能传下去的故事”:鲜活记忆与奴隶崇高
注释
致谢
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