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教程(下卷)》简介:
《哲学史教程》(下)(精装)的开头篇章在两年前就发表了。经过多次令人不快的延误和干扰之后,此书终于完成,与读者见面了。正如甚至连这种阐述的外部形式也表明的那样,着重点就放在从哲学的观点看最有份量的东西的发展上,即放在问题和概念的历史上。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发展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我们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论产生于各种思想路线,而这些思想路线在历史上的相互交织便是我研究的特定的对象。我确信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靠先天的逻辑结构,而只能靠对事实作全面的、毫无偏见的调查研究。如果说,在此书的阐述中,看起来古代部分占去了全书相当大的篇幅,这是基于这种信念:如对人类理智的现实作历史性的了解,那么,用希腊精神从自然界和人生的具体现实中所获得的种种概念来陶冶锻炼,就要比自此以后所有人们思考过的东西更为重要——康德哲学除外。任务这样确定了,就必须割爱;关于这点,没有人比我更为难过了。对哲学的历史发展作纯粹主题的处理,就不容许对哲学家的品格作同他们的真实价值相称的深刻描述。这只有当在概念的结合和转化过程中他们的品格可以作为原因因素而起积极作用时才可能触及。为了有利于更好地深入洞察心灵发展过程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在此不得不牺牲推动哲学发展的伟大人物的个人风格中的艺术魅力,不得不牺牲赋予学术讲演以及赋予哲学史更广泛的阐述的特殊技巧的艺术魅力。
《哲学史教程(下卷)》摘录:
在此,启蒙运动的弱点很快随着自身的优点而产生了。和往常一样,启蒙运动从人或万物的普遍永恒性质中吸取它批判现存制度和提出改革现有制度的准则;因此它看不见历史现实的合法性和生命力,并且它相信,在现存制度表现出违反理性的地方就有必要将现存制度变成一块tabula rase[白板],以便根据哲学原则简历完整的社会。根据这个精神,启蒙运动文学,特别是在法国,铺平了与历史实际破裂(革命)的道路。…… 因此,法国革命根据美利坚合众国发展的过程,根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精神,力图宣布“自由、平等、博爱”的抽象的自然状态是“人权”的实现。无数二三流人物迫不及待地提起笔来维护和歌颂这种看法。他们大多数是肤浅的伊壁鸠鲁主义者,站在孔狄亚克实证主义立场上说大话吹牛皮。
《哲学史教程(下卷)》目录:
第四篇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导言
第一章人文主义时期
第二十八节传统理论之间的斗争
第二十九节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
第二章自然科学时期
第三十节方法问题
第三十一节实体和因果关系
第三十二节天赋人权
第五篇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
导言
第一章理论问题
第三十三节天赋观念
第三十四节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第三十五节自然宗教
第二章实践问题
第三十六节道德原则
第三十七节文化问题
第六篇德国哲学
导言
第一章康德的理性批判
第三十八节认识对象
第三十九节直言律令
第四十节自然的目的性
第二章唯心主义的发展
第四十一节物自体
第四十二节理性体系
第四十三节非理性的形而上学
第七篇十九世纪哲学
导言
第四十四节关于灵魂之争
第四十五节自然和历史
第四十六节价值问题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