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博爱》简介:
时至今日,“自由·平等·博爱” 这三位一体的价值观,似已成为某种不容置辩的普世信条。1853年,约翰·密尔推出自由主义经典《论自由》,然而早在他辞世的前一年,已遭到斯蒂芬针锋相对的辩驳,这些反潮流的阐释1873年即结集为《自由·平等·博爱》:自由作为服务于社会福祉的要素之一,本身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因时因地而有利弊;平等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各人资质与所处环境不同,自由造成的结果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人类因为不可避免的利益之争,及对社会前景与真善美的不同理解,也不可能达致博爱的境地。
信言不美,本书论点或许刺耳,所揭示的现实世界图景不甚美好,但也许更接近真实。对于身处娱乐时代的我们,这样一本特立独行的振聋发聩之作,再一次提醒了思考的价值。
《自由·平等·博爱》摘录:
密尔先生后期作品的重大缺陷是,他对人性形成了一种过高的评价。在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一章(《论自由》第三章)里,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未言明的假定,即解除限制通常倾向于使人格充满活力,便反映着这种评价。事实恰恰相反。习惯性的努力才是人格最强烈的的兴奋剂,这样那样的 限制和强制才是对努力最大的激励因素。如果你想摧毁人格的首创性和活力,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让稀松平常的努力很容易获得极大的满足。(P51) 所有的人在某些方面和某些时候是既软弱又恶劣的,他们做不该做的坏事,躲避本应追求的好事。把这种状态描述为“可悲的奴役”,至少是一种易于理解的说法。加尔文所要讲明的道理是,为了摆脱这种奴役,人类必须真诚对待他们本性中美好的部分,适当压制其中卑劣的音粗,要敬拜上帝,将其作为唯一有价值的自由——走向理智与善的自由——的源泉。(P53) 按此高论行事,那么有多少想当天才的人,就有多少举止怪异的人。怪癖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被视为软弱而非坚强的标志。通常,软弱者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会搞一些别出心裁的小花样,而坚强的人对此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独创性在于为自己思考,而不在于所思所想与众不同。(P54) 很难说世界的伟大改革者受到迫害是因为“怪癖”。他们受到迫害是因为他们的学说不受欢迎,不管这种不欢迎的态度是正确还是错误。密尔先生的观点与我的观点的差别在于,他在直觉上假定,这种态度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我则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P55 原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