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个人,观其行为只是表象。

叛逆、对抗、逃避等“问题行为”的背后,是当事人向亲近的人发出的“求救信号”。

告别内心的冲突,才能蜕变得更加强大。

◆ 内容简介 ◆

每个人“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些叛逆、对抗、逃避、成瘾的行为,或许并没有恶意的动机。

有时候我们虚张声势的自信,实际上是畏惧失败;有时候我们选择“躺平”,实际上是无力改变的自我保护;有的人表现得颓废、孤独,拒人于千里之外,实际上渴望被人照顾;有的人酗酒成瘾,实际上希望一事无成的自己也能被爱;有的人常年失眠,实际上是希望多一些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的时间……

正是由于很难坦率地表达出这些不为人知的真心话,我们才会用那些别扭麻烦的方式来“脱困”,帮助自己不陷入孤独与虚无中,有存在感地活下去。

面对这些对创伤和渴望的扭曲表达,这些“错位的自我疗愈”,我们无须自责,更不应责备他人,因为那并不会使情况变好。

认可一个人为了疗愈自己、为了活下去所做出的努力,让真实的渴望浮出水面,才是长久的疗愈之道。

◆ 编辑推荐 ◆

识别、整合内心的冲突,才是真正的强者之路。

成为“坏孩子”,对孩子来说,意味着要承受被老师、同学边缘化的恐惧,还要克服对“做坏事”的恐惧……为什么需要跨越这么多的障碍,还要当“坏孩子”?是否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关爱太少了?

成为“酗酒者”“不想找工作的人”,也要背负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当事人还选择这么做,是为了逃避更大的心理痛苦吗?

每个人的“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不可言说的内在动因——

苦:为生活的艰辛感到苦恼

爱:想要爱,却找不到相爱的人

困:逃不出名为“你应该……”的咒语

惧:害怕遭到现实的排挤

寂:难以直面内心的孤独

哀:为什么只有我如此不幸

怒:无法原谅伤害了自己的人

所有的“问题行为”,都是面对现实的“无力”而产生的应激反叛。

因为无力正面审视自身的“苦”“爱”“困”“惧”“寂”“哀”“怒”,所以当自我审视时,只能用一种“错位的自我疗愈”,来使内心获得的“体面的安宁”。

这种“错位的自我疗愈”不需要、也不应该被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指责,尽管这确实无益于让一切变得更好。

认可一个人为了疗愈自己、为了活下去所做出的努力,让真实的渴望浮出水面,才是长久的疗愈之道。

◆ 作者简介 ◆

[日]斋藤学

精神科医生、家庭功能研究所代表。1941年生于东京都,1967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曾担任助教、法国政府公费留学生、日本国立疗养所久里滨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东京都精神医学综合研究所副参事研究员等,现任医疗法人社团学风会斋藤医院理事长、家庭机能研究所代表。

从医学部毕业后,又参与了母校的精神科学教室的精神分析训练。同一时期,在凭借国立酒精依赖症中心发家的久里滨疗养所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还提倡落实酒精依赖症等用语,还在全日本推广在依赖症家庭等无法提供温暖和安心感等的机能不全家庭中长大的“成人/孩子”这一概念。被称为家庭问题的第一人。

admin3473

Share
Published by
admin3473

Recent Posts

白露春分

✨《新婚之夜》《有人跳舞》《晚…

3月 ago

商务男装宣传口号230

商务男装宣传口号230   在…

3月 ago

自白录

刘晓庆文集”包括两本书:一本书…

3月 ago

乌镇一日游日记

乌镇一日游日记(通用21篇) …

3月 ago

做家务日记100字

做家务日记100字(通用15篇…

3月 ago

海边旅游日记

海边旅游日记(通用25篇)  …

3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