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上古神系》简介:
《华夏上古神系》独辟蹊径地探研中国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发现并证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这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源于非洲、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源于非洲之后,第三个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向西方主流人文阐述体系注入“中国元素”。书中论证女娲、盘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来身份”,提出秦帝国的制度原型来自波斯等,揭示中国先秦神话是“亚洲精神共同体”的结晶。作者认为,高度开放,博采众长,继而实现超越,完成原创,是华夏文化精神的伟大特性,也是其卓立于世界文明之巅的主因。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可视为1949年以来中国学术的重大收获。
《华夏上古神系》为朱大可耗费20多年时光的研究成果。全书以跨文化的全球视野,运用人类学、史学、符号学、神话学、语音学等工具,对中国上古文化的起源、尤其是神话的起源和流变,通过独辟蹊径的探索,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
《华夏上古神系》摘录:
出现于原点及其延展线上的文化/神话叙事基因,我称之为“历时性神话原型”,并按时间先后原则,将其命名为第一原型( The First Archetype)和第二原型( The Second Archetype)。它不是一组简单的部落叙事,而是一个庞大的宣叙体系,属于更复杂的早期神学系统。在人种分化和语言变乱之前,它就已拥有完整而坚固的骨架。在本书的第二章 里,我将其命名为“巴别神系”,这是因为,在《旧约》的故事里,巴别塔是尖锐的时间节点,在它被建造之前,人类 的体征、语言和神话是统一的,而在其后的传播进程中,出现了某种戏剧性分化。巴别塔就此成为历史分裂的里程碑 屹立在人类记忆的尽头,宣告非洲神系的终结。
《华夏上古神系》目录:
绪论 破碎的神系
第一节 «山海经» 启示录
第二节 第一代神话和第二代神话
第三节 原型、镜像和变异
第四节 中国神话研究的学术轮廓
第五节 庸俗历史主义的神话解读
第一章 创始点效应和神话学逻辑
第一节 华夏种族的非洲起源
第二节 世界语言的非洲起源
第二节 世界神话的非洲起源
第二章 来自非洲的巴别神系
第一节 寻找神名音素标记
第二节 向最高神致敬
第三节 三大元素神(三元神): 水神、地神和日神
第四节 次级元素神的家族
第五节 始祖神的诞生
第六节 妖灵的统治
第七节 神坛下的祭司与巫师
第八节 人文英雄归来
第三章 贸易、移民与杂交的传奇
第一节 后智人时代的世界贸易体系
第二节 西亚移民: 东亚的新主人
第三节 传说中的神圣发明
第四章 东亚文明的四种原型
第一节 美索不达米亚导师
第二节 近邻印度的文化赞助
第三节 来自埃兰和波斯的馈礼
第四节 在墨翟和拉比之间
第五章 大移迁时代的新旧图腾
第一节“燧人氏” 的玩火游戏
第二节 定居时代的大母神统治
第三节 最古老的龙蛇崇拜
第六章 黄河酋邦的多元神学
第一节 洪水包围下的酋邦世界
第二节 列山氏及其炎神的来历
第三节 月氏虞酋邦的诸神们
第四节 埃兰夏的异乡神
第七章 长江流域的神徽与权杖
第一节 良渚酋邦: 神徽与玉琮
第二节 广汉王国: 眼睛巫术、生命树和权杖
第八章 在殷商王朝的神庙里
第一节 东亚帝国的占卜事务
第二节 东亚民族的感生神话
第三节“帝” 与“天” 的档案解密
第四节 舜? 一个被严重误读的日神
第五节 揭开“冥” 的神秘面纱
第六节 萨满与麻葛: 从巫师到祭司
第九章 轴心时代的帝国神话
第一节 帝国的政治空间危机
第二节 天雨神伏羲的历史使命
第三节 大水神女娲的血缘地图
第四节 在日神帝俊统治的时代
第五节 月神嫦娥的飞天传奇
第六节 火神的最高代表祝融
第七节 风神飞廉和风神之子
第八节 医药女神西王母
第九节 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
第十章 血姻政治和祖先崇拜
第一节 神话的历史化: 民族国家主体意识的诞生
第二节 民族主神之“轩辕黄帝”
第三节 新帝谱和第二代神话的终结
附录1 简明中国上古神谱
附录2 本书符号、体例及引用
后 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