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德》简介:

★一位迷惘的天才青年,要完成一项秘密的生命计划,

如果时机未到就死了,那么他只不过是一个病态而破碎的人。

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巨匠埃里克森的成名之作

★开创心理学、历史学与传记融合研究的经典名著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既有学术深度,又充满细腻情感的作品。作者以自己开创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重新书写16世纪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刻画出一个承担着个人的、家庭的、宗教的、历史的重担,苦恼于“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濒于崩溃的迷惘青年,如何一步步在化解心理危机的同时迈向世人眼中的伟大。

心理传记研究借由研究者与传主“心理历史经验”的相遇,既有对个人自我同一性的启发与作用,又有世代之间传承与创造,生命便能生生不息地从过去到现在,再奔向未来。希望读者们在欣赏这本书时,能够不仅认识青年路德、埃里克森、心理传记学,还能够好好认识自己!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理学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兴祥

埃里克森本身也是饱经“自我同一性危机”的一个人,他不但以自身的生命体悟,更加上几十年临床心理治疗的历练,以其深刻且细腻的感通能力,摆脱病理化的观点,体会出青年路德的困苦、坚毅与开创性。埃里克森在此书中展现出对“人”细致地、深刻地、深情地、有历史脉络地去理解与感通的努力,是关心“人”的我们值得学习的一个典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翁开诚

非凡人物是如何成长的?我们不妨看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传记代表作《青年路德》。该经典著作以同一性理论,剖析了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由家庭环境、自我信仰及成长经历交织影响的心理发展轨迹,值得想深入了解同一性理论与对心理传记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对路德化解心理危机的细腻分析亦可作为读者反思自我成长的一面镜子,帮助自己化解危机、走出沼泽,迎来心中“太阳”。

——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士,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质性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刘电芝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著的《青年路德》是心理传记学和心理历史学的经典著作。该书英文版1958年出版,早年有我国台湾地区的繁体译本,现由西北师范大学从事该领域研究卓有建树的舒跃育教授等人翻译成简体中文出版,相信有助于促进心理传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于研究认同理论和宗教改革人物马丁·路德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会刊《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主编,岭南师范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剑虹

《青年路德》摘录:

I am like ripe shit, and the world is a gigantic ass-hole. We probably will let go of each other soon. -- Martin Luther

《青年路德》目录:

推荐序一 悬宕,人生之必要 丁兴祥 赖诚斌
推荐序二 内向超越,东西方的相遇 翁开诚

第一章个案与事件
1 同一性危机与青年路德
2 精神分析的意义
3 意识形态与自我身份认同
第二章 唱诗班中的发狂
1 路德为何发狂?
2 再次提出解释的原因
3 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年路德
4 青年时期的悬宕
第三章 对谁服从?
1 马丁与他的父亲母亲
2 学生时代的马丁
3 重大转折:路德的皈依
第四章 一切或虚无
1 同一性扩散
2 比拟希特勒
3 形而上学的焦虑
4 早期的“基本信任”
5 反抗父亲
第五章 首次弥撒与死胡同
1 实习修士生涯
2 与天主教的婚姻
3 平静水面下的波涛汹涌
第六章 “真义”的含义
1 罗马之行
2 宗教哲学与同一性
3 在维滕贝格的讲学
4 路德的释义学与真义
第七章 信仰与愤怒
1反叛还是妥协?
2同魔鬼的斗争
第八章 结语
1 祷告与内省
2 生命发展阶段:同一性的渐成论原则
3 完善危机
4 在早期基本信任中寻求信仰
5 遥望瓜达拉哈拉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