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哲学史》简介:

《近代哲学史》(1833/34)是谢林的代表作之一。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大师,谢林以高屋建瓴的方式阐述了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直至谢林本人后期哲学的演进过程,其中不但包含着他对自己的早期哲学的检讨,更包含着他对黑格尔哲学的详细的批判分析。本卷收录的另外两篇著作,《为维克多·库桑先生哲学著作所作序》(1834)和《哲学经验论述要》(1834),从不同方面补充或进一步阐发了《近代哲学史》中的相关思想。这三篇著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近代哲学史》对于理解近代哲学的精神实质,理解谢林的后期哲学、谢林在德国唯心主义中的定位、谢林与黑格尔的关系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哲学史》摘录:

人们可能会问,那么我的自然哲学究竟给严格意义上的概念保留了什么位置或地位呢?人们可能会记得,早就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我的哲学没有给逻辑、普遍范畴、概念本身等等保留地位。诚然,对于那些尚且与实在事物相对立的概念,我的哲学确实没有给它们留下任何地位,因为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我的哲学从最初的步伐开始就立足于自然界。 这个哲学是在自然界里面向前推进,直到达到一个点,在那里,那个贯穿了整个自然界、如今已经达到自身并掌握自身的主体(自我),虽然再也不会找到早先的那些遗留在自然界之内的环节本身,但却找到了这些环节的概念,即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在这之后,意识接管了这些概念,就像掌握着一笔完全不依赖于事物的财富,然后把它们应用到所有方面。就此而言,黑格尔至少有可能听说过,概念世界在获得完整多样性和系统的完整分布之后,作为一个整体,应当出现在体系里面的哪一个位置;他甚至有可能看到,通常所谓的逻辑学的那些形式是完全和自然形式一样得到对待的——这是黑格尔本人(至少是他在谈论推论的形态时)曾经使用过的一个比喻。唯有当那个无限的潜能阶次贯穿了自然界,首先对于自己而言成为一个客观的东西,把它迄今的以客观的方式拆分开的有机体以主观的方式在意识里面展开为一个理性有机体之后,唯有在这种以自然的方式推进着、现实地从头开始的哲学里,才有概念本身的地位;对于这种哲学而言,概念无非是和形体世界、植物、或其他自然事物等等一样的东西,只能是一种纯粹先天推导的对象;对于这种哲学而言,除非这些作为对象的概念首先(伴随着意识)进入到现实性之内,出现在自然哲学的终点和精神哲学的起点,否则它们是不存在的。 (中译本P168)

《近代哲学史》目录:

目 录
中文版《谢林著作集》说明…1
译者前言…1
近代哲学史(1833/1834)…1
为维克多·库桑先生哲学著作所作序(1834)…245
哲学经验论述要(1834)…275
人名索引 …35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