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人之际》简介:

《论天人之际》主要在探讨中国思想的一个主要特色,大致以“天”代表超越世界,以“人”代表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在“轴心突破”以前已存在,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因“突破”而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是余英时先生自称为“收官之作”的重要作品。

《论天人之际》摘录:

就“天人合一”的命題而言,迄今為止的討論應以顯示:軸心突破標誌了古代中國宗教史和哲學史新紀元的開端。一方面,它終結了神話中長期“絕通天地”的狀態;另一方面,它也向所有“好學深思”的個人(按:即指“士”而言)表明,他們完全有可能純然仰賴自身力量與“彼世”交通。但在後軸心突破時期,“彼世”不再像商周時代一樣,僅僅被視作上帝的天庭,在那裡,先王、先公“在帝左右”。無疑地,這一古老信仰仍然存在,但不再是唯一的、更不是主導性的信仰了。如前所示,即使把孔子思想中的“天”理解為“具有目的的最高存在”(purposeful Supreme Being),或墨子所持的比較傳統的上帝觀念,都和商、周的觀念很不一樣。孟子的“天”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倫理意義,亦可理解為具道德目的的宇宙;而莊子的“方外”則很可疑解釋為形上意義的終極實在。在某些情況下,“道”的觀念和“天”相通,所指的同是軸心突破以後那個獨立的超越世界。這個超越世界也可以稱之為“彼世”(“The Other World”),與現實世界(即“此世”“This World”)互相照映。我在上面所舉住例並不是說先秦諸子每人都嚴守一個特定的“彼世”觀念。我只是要說,在軸心時期,先秦各派思想家都在現實世界(“此世”)之上還肯定一個超越世界(“彼世”)的存在,無論他們對此超越的“彼世”作何種解釋。他們還達到了另一共識:作為個人(individual),只要他肯努力追求,“彼世”對他永遠都是可望而又可及的。

《论天人之际》目录:

代序 中国轴心突破及其历史进程
上篇:中国思想史的开端——比较文化史的探索
下篇:中国轴心突破的展开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轴心突破与礼乐传统
从古代礼乐传统的变迁论儒家的轴心突破
墨家的突破
道家的突破
第三章 天人关系的新转向
第四章 从巫传统到气化宇宙论
第五章 孔子与巫传统
第六章 “天人合一”的历史演变
“绝地天通”下的巫与礼
“天命无常论”的出现及其涵义
轴心突破后的新“天人合一”说
延续与改造——新旧“天人合一”说的交涉
“治气养心之术”的演变
与古希腊轴心突破的对照
第七章 结局:内向超越
外向超越与内向超越
孔子与内向超越的展开
“修德”——春秋时期的精神内向运动
“道心”与“人心”:内向超越的归宿
跋一
跋二
参考文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