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通讲》简介:
学者郭齐勇、唐翼明、林安梧、戴建业、鲍鹏山联袂推荐。“四书”入门的阶梯,提升境界的门径。精装典藏版!百家讲坛刘强深入浅出梳理国学经典,阐发儒家之道,带您汲取古人智慧。
【图书简介】
“四书”是研习中国传统文化者必读的经典。本书区别于其他常见的“四书”译注、逐字阐释的形式,而以“四书”等儒家经典为中心,以“道”为纽带,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日用常行之道”,做了全面梳理和阐发。书中对古今、中西、人禽之辨的比较和分析,鞭辟入里,时见胜义,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本书不仅对文史学者有用,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名家推荐】
作者通晓文本,又有生命体验,不仅抓住了重点,讲清了难点,而且启发诱导,深入浅出,是难得的佳作,使人受用无穷。这是我们走进“四书”的阶梯,提升境界的门径。
——武汉大学教授 郭齐勇
刘强的新著《四书通讲》将“四书”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旁及“五经”,融会贯通,探幽发微,对于我们掌握孔孟儒家的基本精神实有莫大帮助。我因此郑重加以推荐。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唐翼明
刘强教授此书,“通”讲四书,既有如实的诠释,又有因应时代的反思,更有批判之继承与创造之发明。真可谓接地气,通天道,入本心,布乎四体,通极八方!相信读者定能感其意味、体其意韵、明其意义。
——台湾慈济大学教授 林安梧
此书以“道”为纽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日用常行之道”,做了堪称全面而精彩的梳理和阐发。刘强教授对古今、中西、人禽之辨的比较和分析,鞭辟入里,时见胜义,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此书不仅对文史学者有用,也一定会为一般读者所爱读。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戴建业
刘强教授说经典,既有清晰的逻辑理路,又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同时还有着鲜明的现代意识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价值导向,这与很多老死一经的古典学者大相径庭。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 鲍鹏山
【编辑推荐】
1.名家推荐!学者郭齐勇、唐翼明、林安梧、戴建业、鲍鹏山联袂推荐。
2.专业权威!百家讲坛刘强深入研究数十年,以“道”为主线串联 “四书”核心价值,阐释“四书”真谛。
3.通俗好读!深入浅出梳理儒家经典,旁征博引结合历史现实,当代学人可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4.精装典藏!内外双封精装设计,三十二开典雅精致,圆脊锁线翻阅适手。
“四书”既是为学的纲领,又关乎修德做人、治国平天下
关于“四书”,我们有哪些疑惑?
如何掌握这一重要儒家经典精髓、要义
今人可从中汲取怎样的哲学智慧
十三种“日用常行”之道,贯通“四书”奥义
修身、孝悌、忠恕、仁爱、义权、诚敬、正直、中庸、治平、齐家、教育、交友
亲近古典,感悟大道、体贴圣贤,汲取安身立命的智慧。
《四书通讲》目录:
自序 道的“窄门”
本书读法
第一讲 为学之道
一 “学习”的真义
二 学是为己,还是为人?
三 为学的三种态度
四 为学的四大方法
五 为学的四种境界
第二讲 修身之道
一 为学与修身
二 修身之次第
三 修身之方法
四 修身之效用
第三讲 孝悌之道
一 孝悌也是“爱”
二 孝悌之效用
三 孝须合乎礼
四 孝当发乎情
五 孝必合乎义
六 孝道的人类学价值
第四讲 忠恕之道
一 夫子传道
二 何谓“忠恕”?
三 终身行之唯有“恕”
四 忠恕之道与心性之学
五 “忠恕”的现代价值
第五讲 仁爱之道
一 “仁”的内涵与外延
二 仁者的表现与规模
三 “仁宅”的建构与生命智慧
第六讲 义权之道
一 “义者宜也”
二 “义”是无可无不可的智慧
三 “义”是人的内在合理性
四 经权之道,唯义所在
第七讲 诚敬之道
一 “诚敬”与“忠信”
二 诚敬之道与礼制完型“三部曲”
三 丧祭之礼与天人感通
四 明诚之教与天人合一
第八讲 正直之道
一 “正”“直”释义
二 “正身”与“正人”
三 “直心”与“直道”
四 好恶必察,报怨以直
五 亲亲互隐,直在其中
第九讲 中庸之道
一 何谓“中庸”?
二 攻乎异端,过犹不及
三 不为已甚,执两用中
四 “君子时中”与“圣之时也”
五 “中庸鲜能”与“从容中道”
六 博文约礼,止于至善
第十讲 治平之道(上)
一 “为政以德”与“无为而治”
二 “礼治”与“刑政”
三 “民本”与“仁政”
四 “富民”“教民”与“信民”
第十一讲 治平之道(下)
五 “选贤与能”与“循名责实”
六 “君臣之义”的现代诠释
七 “家国”与“天下”
第十二讲 齐家之道(上)
一 什么是“家”?
二 作为共同体的“宗族”与“家庭”
三 “人伦”与“纲纪”
第十三讲 齐家之道(下)
四 夫妇判合,宜其室家
五 君子远其子,父子不责善
六 长幼有序,兄弟怡怡
第十四讲 为师之道
一 “为师”与“为政”
二 温故知新,教学相长
三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四 君子不器的“学习革命”
五 愤启悱发,教亦多术
六 “学缘”与“师道”
第十五讲 交友之道
一 何谓“朋友”?
二 “朋友之义”
三 君子之交淡如水
四 “尚友”与“私淑”
尾声 道脉永传
附录
后 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