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争文化》简介:
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接连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
美国这个国家跟战争真乃难舍难分的一对。自打从一场独立战争立国开始,这个国家似乎不征战就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两 个半世纪以来,美国向多个国家发动了60多场军事干预,从古巴到伊朗,从日本到越南,当然还有两次发生在欧洲的地盘上。一直以来,美国都在世界上占据着霸主地位,它的霸权主义思想注定让它与战争密不可分。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开始了一场“反恐战争”。世贸中心仿佛依旧冒着浓烟,废墟之上,美国战争文化重新升腾。它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想要重树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战争文化》以该事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美国战争思想和军事文化对该国政治、外交、社会的渗透和深刻影响。
本书由万墨轩图书策划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面向对美国历史、文化和军事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将美国的战争文化如实呈现。
《美国战争文化》目录:
序
导 言
第一部分 新神圣同盟,新战争
一 政治—媒体的渗透
美国的避难地神话
“9·11 事件”,正在上演的打击
过早的战争动员
二 乔治·W·布什—“重生总统”,因战争而荣耀
时势造英雄
人民的真实反应?困惑、痛苦和愤怒
国教
安抚、颂扬、开战
反对者退避三舍:沉睡的民主
三 控制另一个美国
爱国主义浪潮涌动?
宣传私有化
顽强的反对者,新的敌人与关键人物
强行一致与新一轮的排除异己
心理构图
毕恭毕敬的好莱坞
纪念:绑架死者,间接劫机
明星与“星条旗”
四 恐惧因子
为达成共识服务的记忆反射
基地组织的“第五纵队”
袭击预报
真实恐惧与虚拟恐惧:从《24 小时》到《危机四伏》—当电视节目危言耸听的时候
专制普遍化—一个不讲理国家的国家道理
仇外与政治
虐待:辩论与电视
五 从“黑色星期二”到伊拉克
石油、制裁与地缘政治
战争的 12 年
“伊拉克威胁”与美国心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二部分 透视混乱
六 让敌人泯灭人性
想象中的恐怖主义分子
从语言暴力到军事暴力:国家,军队框架
被妖魔化的敌人
国家谎言的事与愿违
“杀人列车”
七 第二次海湾战争,第二次综合征
战争与公共卫生丑闻
遗忘贫铀
现代战争与政治献金
民主国家的脏弹
避蚊胺(DEET)丑闻
八 政治和社会军国主义
当军事扑向政治
战争记忆的冲击
退伍军人与权力
军事化的消费社会
从“爱国主义”歌曲到战争歌曲
体育—理想的旗手
九 年轻人:当前的冲突与未来的冲突
战时教育
“孩子们”的 FBI、CIA、NSA 与 DIA
学校系统中的军队
玩具,战争文化的副产品
拉人入伙的电子游戏
连环漫画,战争模范
第三部分 从完美战争到现实战争
十 “好莱坞”式战争:“五角大楼”版大片
“嵌入式”报道的耸人听闻及战争信息
大型剧目的剧本:“需要拯救大兵林奇”和“一位名叫蒂尔曼的英雄”
萨达姆铜像:为了革命和民主的画面
追捕旧政权成员:战争的纸牌游戏
十一 战场真相
战略:“高新技术”野蛮行径
野蛮战争:另一个时期的构想
活体“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游戏兵工厂
负伤与阵亡:骗人的报告
心理摧残
伊战泥潭
备战不足的部队
装备匮乏
十二 决裂边缘的士兵
士气低落
志愿部队……被抓去当兵的人
士兵的不满
拒服兵役者、逃兵……和战士
网络上的美军士兵
多媒体上的战争:士兵 2.0
五角大楼和社交网络
第四部分 倒退的战争文化
十三 振作的反对者,全新的抗议
伊拉克战争:痛苦的模糊回忆
民众多元化抗议的增加
士兵的家庭
新闻媒体的忏悔,“第四力量”的觉醒
艺术家、知识分子和电影人反战……没有影响力?
左右为难的政治阶层
法制:多重对抗,重振权威
战争和卡特里娜飓风:蝴蝶效应
全知全能的战争阵营
十四 奥巴马幻象
引人注目的行动……及它们的局限
延续与传统
“9·11”和第二次海湾战争的 10 年:奥巴马的印记
结 论
注 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