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与差异政治》简介:

在这部女性主义政治思想的经典作品中,艾丽斯·M·杨挑战了将社会正义还原为分配正义的主流理论。杨长期关注甚至积极参与女性、非洲裔美国人、美国印第安人、同性恋者等等边缘群体和被排斥群体所发起的各种社会运动,正是对这些新兴运动的经验与观察构成了本书的批判起点。她认为,民主理论家们假定公共空间本身是均质的,从而无法对那些在文化上不符合欧洲白人男性规范的人们加以制度安排,由此也就难以纾解包容性参与框架内产生的困难。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美好的?杨的思考直接面对着当代城市生活中的多元文化网络,并以此为基础,着重指出规范理论和公共政策应当去确认而非掩盖社会群体差异,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地消除群体压迫。

丹尼尔·艾伦在本书序言中为杨的理论还原了语境,也阐述了本书自初版面世以来,对那些围绕社会正义展开的辩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实现了怎样的改变。

杨的这本著作极为重要,为挑战自柏拉图以来直至罗尔斯的各种正义理论,提供了一个确切的位置。——安德鲁·墨菲(Andrew Murphy),《政治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s)

这是一部杰作,为正义理论打开了许多新的视野。问题需要得到正义理论的回应,同时也需要有能力思考这些问题的理论,杨在这两方面都有着诸多深刻的见解。——威尔·凯穆利卡(Will Kymlicka),《加拿大哲学评论》(Canadian Philosophical Reviews)

这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作品,对女性主义理论与政治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精彩地阐发了普遍主义的后现代批判和具象思维之间的关系……就个人阅读经验而言,艾瑞斯·杨最为令人信服地阐发了后现代主义所包含的解放内涵。——塞拉·本哈比(Seyla Benhabib),耶鲁大学

《正义与差异政治》摘录:

......doubt on the project of conceptualizing women as a group, arguing that the search for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or of women's oppression leads to normalizations and exclusions......pragmatic political reasons for insisting......

《正义与差异政治》目录:

2011年版序
致 谢
引 言
第一章 取代分配范式
分配范式
分配范式对制度语境的预设与遮蔽
分配概念的过度扩张
权力分配话语的困难
作为宰制和压迫的不义
第二章 压迫的五张面孔
压迫作为结构性概念
社会群体的概念
压迫的诸面孔
标准运用
第三章 抗争与福利资本主义社会
福利资本主义社会的规范原则
福利资本主义社会的去政治化
分配范式的意识形态功用
被管理的社会与新形式的宰制
抗争与公共生活的去政治化
再吸纳的辩证法V.S民主制
作为社会正义之条件的民主
第四章 公正的理想与市民公共性
后现代主义对同一性逻辑的批判
作为差异之否定的公正理想
不可能的公正性
市民公共性理想中的同一性逻辑
公正理想的意识形态功能
参与式民主与异质性公共空间的概念
第五章 身体的标尺与身份政治
现代话语中的身体标尺
有意识的接纳,无意识的厌恶
体面的行为规范
排外与排异
道德责任与同一化的行动
第六章 社会运动与差异政治
相互抵触的解放范式
通过差异政治获得解放
重申差异的意义
在政策中尊重差异
异质性公共空间与群体代表
第七章 纠偏行动与绩效迷思
纠偏行动与非歧视原则
纠偏行动之争与分配范式
绩效迷思
教育和测试作为绩效的替代品
资格的政治学
压迫与劳动的社会分工
劳动的民主分工
第八章 城市生活与差异
个人主义与社群的对立
卢梭的梦想
对“面对面”关系的偏重
社群理想的政治后果
作为规范性理想的城市生活
城市与社会不义
无自治的赋权
尾声 国际正义
参考文献 212
索 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