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简介: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职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非暴力沟通》摘录:
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它就被看作是不得道德或邪恶的。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最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 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是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他生活将如何继续。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
《非暴力沟通》目录: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第六章 请求帮助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第九章 爱自己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后记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编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