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生死课》简介:
这是一本奇特的旅行随笔。六十岁才开始海外旅行的作者,不谈旅途中的美景与美食,不谈旅行中的辛苦与经验,从一页页的文字中跳脱出来的,是她在旅行中那些心跳加快的时刻,是她与一个个灵魂相遇时激活的感受和思考。
当她的脚步徜徉在古代文明遗址、浪涛拍岸的悬崖、清晨阳光下的乡间墓地、名人故居、博物馆的时候,她仿佛总有无声的对话在发生。现在,这些对话变成了文字。
在作者丰沛的书写里,生命与死亡是线索,串联了时代、地域、风景、人物、文化、历史、文学、学术等诸多方面和她自己的故事。旅行与写作,让她能不断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更勇敢地面对最后一段生命旅程。
《旅行中的生死课》摘录:
我注意到利夫顿说自己的研究范式,包括了当下与终极两个维度。而所谓的终极维度,“关注更多人的参与,一种在我有限的生命中连接祖先和后代的感觉”,一种“不朽感”一我发现,在这里,欧文·亚隆说过的人类处理死亡焦虑的另一个重要模式出来了:“集体主义的话语(种族、阶级、民族、宗教、国家等等)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们通向‘不朽’一个体生命转瞬即逝,而群体却生生不息,因此,人们通过依附集体而靠近永生,平息对死亡的恐惧。” 再问,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人更容易通过对集体的依附来平息死亡恐惧呢?或者说,需要通过宏大叙事来建构自己的生命意义呢? 利夫顿说,人会因失去自己的象征性目标而加重意义渴望。我虽然不理解他说的“象征性目标”指的是什么,但我想到“码头工人哲学家”霍弗的一段话:“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前途看来不值得我们为之活下去时,我们就会迫切需要为别的事物而活。所有形式的献身、虔诚、效忠和自我抹杀,本质上都是对于一种事物牢牢攀附攀附着一件可以带给我们渺小人生意义以价值的东西。因此,任何对替代品的拥抱,都必然是激烈和极端的…”4 也许,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充满希望时,是不太容易被蛊惑的;也许我们需要警醒,自己所追寻的意义来自哪里或通往何方;也许,通过“深度反思”和艰苦努力,去发现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是比“从虚无中创造出意义”作为替代品,更为可靠和健康的。
《旅行中的生死课》目录:
序言
与欧文·亚隆一同感受生命中的爱与痛
死之将至,所余唯风格而已
在萨特的葬身之地回望灵魂的深渊
在波伏瓦的咖啡桌边聊聊人无不死
此生未完成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
也许你正在经历第二次诞生前的阵痛
你希望自己魂归何处?
穆罕默德们与约翰们
请给哀伤一把椅子
我的吴哥:与死亡抗衡的游戏场
奥斯维辛,一趟艰苦的思想之旅
长寿之城与长寿之人
让星空照亮回家之路
在疫情中爱上一棵树
哪一片海可以疗愈我的忧伤?
在台湾,我第一次走进安宁病房
寻根寻到盐湖城
在巴黎与爸爸重逢
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