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末日》简介:

暴君之死的最可信和最权威记述

详细记录: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凄惨败亡的?

————————————

H•R•特雷弗-罗珀二战前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青年历史讲师。二战期间,罗珀在英国的秘密情报部门服役,专门负责侦听、截取纳粹反间谍机关发出的无线电密报。

二战后,罗珀受到英国情报部门的委托,赶赴柏林调查希特勒死亡的真相。因为当时谣言四起,说希特勒还活着,并且已经逃往西方,这无疑给西方盟国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尽快查明真相,罗珀化名奥顿,以英军少校的身份出现在柏林。

在1945年的9、10月间,罗珀走访、讯问了不少当事人,主要包括那些在帝国末日来临之际,和希特勒一起在地堡中生活过的人们,诸如政治家、军人、秘书以及勤杂人员各色人等。他们之中不乏关键证人,像帝国青年团首领阿图尔•阿克斯曼,以及希特勒的司机肯普卡。阿克斯曼在希特勒死后曾进入自杀现场,他和肯普卡均参与了焚烧希特勒尸体的行动。

1945年11月1日,罗珀在柏林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公布了他的调查结果。1947年3月,罗珀出版了《希特勒的末日》一书,详细记录了希特勒生命中的最后10天及其自杀身亡的历史。在书中,罗珀为广大读者勾勒了一幅希特勒末日的完整图景。其中,有两条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一条是政治、军事形势的快速变化,另一条是希特勒本人对此做出的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反应,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快速、起伏地向前跃进着、发展着,指向的终点就是第三帝国的覆灭和希特勒的自杀身亡。

————————————

编辑推荐:

1.撰写《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夏伊勒曾说过,所有撰写希特勒最后生涯的著作,都绕不开这本书。本书不仅资料翔实谨严,对第三帝国各色人物的评价,也俱是真知灼见。

2.罗珀的叙事、结论是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无疑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和权威性,加之希特勒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巨大轰动效应,再者作者著书立说时,布局安排合理,情节推进流畅,文字表达清楚,因此,该书一经面世,就大受欢迎,成为当时的畅销书。

《希特勒的末日》摘录: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引出了一个大家都会感兴趣之处。因为我写作本书的初衷恰恰就是苏联不满本书的原因:(尽己所能地)阻止希特勒的传说再现。由此可见,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的目的完全相同,只是所用方法似乎截然不同:他们选择压着证据不公开,我们选择公开。二者中哪种更有效还无法定论。我只能说,我认为自己的更有效。因为,你何时见过,当人们真的想要了解传说时,掩盖真相就能阻止传说的产生?你何时见过,当人们真的想要可供纪念的遗物时,藏起真的就能阻止他们发现假的?你何时见过,当人们真的想要朝圣时,不告知真神龛的所在,就能阻止他们找个假的去瞻仰?此外,如果我对苏联的观点描述无误的话,其中似乎隐含着某种不祥的意味。如果他们恐惧真相,难道不正好说明他们相信真相拥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吗?也就是相信希特勒的统治确实能煽动人心,相信他的结局确实光荣(glorious),以及相信要防止这种感觉在民众间蔓延,就必须隐瞒这一切。对此,我并不认同。或许是我对人性和人之理性的相信太过天真吧,但在我看来,希特勒的统治极端邪恶,性格极度可憎,没有人会因为真实获知了他的人生或他故意设计的、极富戏剧性的结局而仰慕他。

《希特勒的末日》目录:

第七版前言 / 01
第三版引言 / 15
第一章 希特勒和他的王庭 / 001
第二章 身陷败局的希特勒 / 057
第三章 即将战败的王庭 / 097
第四章 危机与决策 / 137
第五章 围攻地堡 / 185
第六章 “连你也背叛了吗” / 212
第七章 希特勒之死 / 250
后 记 / 293
资料来源 / 309
索 引 / 31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