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简介:

陈丹燕非虚构作品,纪录女性祖辈的真实命运,探寻爱与独立的艰难平衡。

每个人都能在阿玉身上,学习到强大的爱的能力。

1914年,阿玉出生在广西平乐大街上的一栋旧砖木房里。

1932年,阿玉十八岁,母亲因霍乱去世,父亲为避债离家,她从此靠自己的一双手和一根钩针谋生,将大弟弟 莲生(陈丹燕父亲)和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健生抚养长大。

1956年,阿玉和分别多年的弟弟莲生再次重逢,从此住进莲生家里,先后照料两代人一共五个孩子长大,其中就有陈丹燕老师和她的女儿陈太阳。在陈丹燕来看,正是因为阿玉一日日的伴随,才让这个家族的孩子认识到,“爱”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2010年,陈丹燕在父亲莲生回忆录的指引下,回到广西平乐探寻祖迹,终于将阿玉的前半生拼凑完整,真正认识了阿玉这个人。可没过几个月,在上海缠绵病榻七周之久的阿玉,就在那年中秋节的清晨,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陈丹燕自此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告别,写下了这部满含爱与思念的作品。

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嫁人生子的阿玉,一生都被困在家庭里,为家人付出自己的全部,将三代子女抚养成人。没有独立的职业、终生都在厨房里忙碌的她,却用一颗在家庭浸润出的柔软的心,教会了陈丹燕等人爱的能力。

在阿玉身上,陈丹燕看到一种强大的爱的能力。她用自己的所有给予他人爱,也敢于在病痛中全力要求他人的爱,更能将这种爱的能力传递给每一个受她照顾的人,让大家都能成为被爱护佑的人。

通过阿玉的故事反观自身,陈丹燕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

因职业而独立的我们,可能像依赖于家庭的阿玉那样,成为愿意付出爱、善于接受爱、敢于要求爱的人吗?

《阿玉》摘录:

“你外婆的墓被盗过,等他们去移坟的时候才知道。那里面也什么都没有了,连棺材都不见。后来不也是捧了一把土埋进新坟去。有坟,总是一个安心,里面有什么并不重要。”我说。我们也可以将柚子树下的黄土带一包过去。或者,再加上一朵甜味花。 难道“故乡”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也一样吗? “我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莲生说。 难道故乡对我来说是个唯物主义的名词吗?它当然是唯心的。 从莲生处出来已是傍晚,他和我一起下楼,去参加善终小组的讨论。温暖的春日傍晚,善终小组的讨论会移到了花园里。隔着樟树和松树,还有桃树,远远望去,穿病员服的他们就好像歇息在树枝里的大鸟一般。 我这时才理解为什么莲生总是怀念延安。他回到延安时,一一去年轻时代生活过和工作过的地方探寻、合影。他回平乐时,只为了看望嘉玉,甚至没有去一下冬瓜岭。和阿玉一样,平乐对莲生来说,不是愉快的回忆。 莲生和阿玉在平乐丢失了至关重要的东西。莲生后来找到了它,一辈子依靠它。但阿玉一生都无法再找到它。

《阿玉》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要是没有莲生的回忆录,我想我不会来到平乐。我们这些孩子都鼓励莲生写下回忆录,在他写的第一章里,我看到了阿玉。但我们却没鼓励和帮助阿玉,回忆自己的一生。
第二章
这就是阿玉用了一辈子的钩针。后来她去养老院住,还将这根钩针带去。像我随身带着手表和笔一样,她随身带着钩针。
第三章
她既得不到理性的力量使她冷静,也得不到信仰的保护和安慰使她安宁。她躲避那些心灵深处坍塌的东西,直到被逼到面前,无处可躲。
第四章
这是莲生与阿玉最后一次见面,他们躺在同一家医院,穿同样的病服。最后一面,匆匆的五分钟。
第五章
左手插进奥由米的后背,摸索控制她头的机关时,我摸到了干燥的厚纸片:原来是它撑起了衣服里奥由米的肩膀和锁骨。我的手指感到久违的熟悉:干燥,因为皮包骨头了,皮肤完全松下来,在细布衣裳里摸上去,就是这样干燥,以及微微不平。原来我手上的皮肤还记得阿玉,原来你爱的人是不会从你的身体上消失的,当她已在世界上遍寻不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