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如谜》简介:

梁钦宁 钱理群 余世存 丁东 郭初阳联袂推荐

我祖父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中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自家思想而行动的人。我希望年轻的读者能够通过梁卫星老师这本小书,来了解梁漱溟先生是如何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梁漱溟嫡孙 梁钦宁

梁漱溟不是以孔子为“敲门砖”的政治家,不是以复古为宗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也不是把儒学当作死学问,借以“谋稻粱”的书生,他是真懂孔子,付诸实践,认真解决现代中国的真问题,大问题的,而且矢志不变,百折不回。因此,称他为“最后的儒家”,应该是最公正的历史评价。

——学者 钱理群

梁卫星写《梁漱溟传》,以思想家的忧患深入到另一个思想家的时代和人生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如何纯粹生活和思考的可能性,其中有罕见的思想碰撞和人生问答。我曾经引用本书传主的话:“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本书让我们相信,作者也在这样的路上。

——学者、作家 余世存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少有的脊梁未弯的知识分子。梁卫星为梁漱溟立传,虽系受邀而作,却颇具个人性情。作者直面传主,不卑不亢,议论风生,直抵灵魂,把一本思想评传写成了两代知识分子的隔空对话,思想闪光触目可见。

——学者 丁东

传记作品,如果作者与所写者气质相近、心灵相通,那么这本书就亲切可读。譬如林语堂写苏东坡,李长之写李白,王栻写严复……都是如此。梁卫星写梁漱溟,也属此类,二梁相通在何处?其心一也。一生所愿与所行,都可以归结为十个字: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

——作家 郭初阳

梁漱溟(1893-1988)的一生像谜一样传奇。他年少便名满京华,却断然辞去北大教职,投身乡村建设运动。为救国他九死一生出入抗日前线,虽以文化创造为务,却又多次周旋于党争政协;身陷噩运时,仍惊世骇俗之论,以文章名世,奠新儒学之基,却拒不接受学者、哲学家之衔。梁漱溟一生多不可思议之处,却自认只为解决人生问题而活,简单明确,并无任何玄虚。他就这样纯粹地活着,成全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世界。

梁漱溟狷介狂放,傲骨担当,是二十世纪中国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学人,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独特参与者与见证人。当年报考北京大学时,名落孙山,但是因为写过一篇《究元决疑论》,转眼就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请为北大教师,对此,蔡元培还说了一句很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话:“梁漱溟想当北大学生没有资格,那就请他到北大来当教师吧。”

他讲论中西文化,开创“新儒学”;他致力乡村建设,开展改造农村的实践;他发起民主同盟,力促国共联合抗敌、和平建国;他敢于为民请命,犯颜进谏,向毛主席讨要“雅量”;他面对批斗不改初衷,放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他说自己一生不断追求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人生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中国问题,也就是中国究竟向何处去。

他晚年时,还曾幽默地总结过自己的一生:六岁就开始读书,却还不会穿裤子;中学时参加过革命团体,后来却最反对暴力革命;报考北大落榜,却当上了北大教授;自己最讨厌哲学,结果在北大偏偏讲起了哲学;以研究佛学起家,却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从小在城市长大,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却是乡村建设……

这本评述性质的传记角度与众不同,梁先生的儿子梁培恕读完本书也称赞它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