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周恩来》简介:
"他是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是亿万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也深受国际友人的信赖与尊敬。
本书是关于周恩来的一部长篇纪实作品,作者深入采访了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机要秘书、军事秘书、外事秘书、警卫人员、医护人员、服务人员等,取得了最为详细具体而又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主要包括“三次预言”“四次痛哭”“五次发脾气”“六个办公室”“周恩来与酒”“夫妻之间”“毛泽东与周恩来”“周恩来逝世全过程”等。
全书以独特的的叙事技巧,从日常小事着手,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成功塑造了一位至情至性、大智大勇的“走下圣坛”的人民总理——周恩来。
"
《走近周恩来》摘录:
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斯大林对中共代表团说:“你们将来一建国,现成就有个总理,周恩来。” 30年后,国际上许多政治家评论:“在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是被置于毛泽东的头脑里,同时也被置于周恩来的手掌中。” 是斯大林高明还是国际政治家们评论得深刻?我认为周恩来比他们都高明都深刻。
《走近周恩来》目录:
"前 言
引子 周恩来:“我不是帅才”
在一次涉及人事分工的会议上,毛泽东望着周恩来:“恩来同志, 你来怎么样?”
周恩来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帅……”
董必武点头,慢条斯理地说:“总理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很好的大管家。”
三次预见预言
周恩来放低声音说:“汉王刘邦得天下,主要依靠三个人:韩信、萧何和张良。”
我感到不满足:“张良打过什么仗?”
周恩来换上一种沉思的表情,深邃的两眼闪烁着严肃峻冷,缓缓说:“张良没有独自领兵打过仗,他不是帅才。但是他追随汉王左右, 出谋划策,是最优秀的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懂吗?”
我们似懂非懂,点点头又摇摇头。
遇险履险
周恩来端庄、高雅、细致。
他的翩翩风度和彬彬有礼,他温馨的目光和极富魅力的微笑给人印象太深了,以致不少人忘记了他那更深沉也更基本的性格特征:喜欢挑战,勇于冒险。
早在领导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他就喜欢上最前线。炮弹近在咫尺爆炸,他及时卧倒而幸免于难。纠察队员劝:“总指挥, 这里太危险。”他淡淡地说:“我喜欢危险。”
周恩来与酒
会场陡然静下来,久久卷不起浪头,只有周恩来温和文雅的声音: “我们不是赌酒,是为友谊干杯。不强人所难,能喝的就请先干三杯, 然后继续来。”
张群、邵力子、张治中等人站起来了,纷纷支持道:“恩来兄讲得对, 不要打乱仗。”“谁能喝就单站出来敬,不要取巧耍滑……”
有几个连干三杯酒,但没一个再敢站出来单独挑战。有个背照相机的记者对我们说:“唉,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四次痛哭
他的自控自制能力极强,但是他的感情也太丰富太充沛,所以仍然不乏失去自控自制而任由情感自然流泻的时候;喜怒哀乐都有不形于色的时候,也都有自然流泻的时候。
五次发脾气
总理个人的基本色调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但绝不缺少严厉。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到我们这些普通工作人员,没有谁不曾感受到这种严厉。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务院副总理及各部委办的负责人,都有些怕总理。同其他伟大的领袖人物相比较,甚至是“最怕周总理”。
有位老同志说过一句虽然不够准确全面,但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接近事实的真话。他说:“我这辈子只怕两个人: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
六个办公室
国内国外许多有名有影响的人都著文说:“无疑,周恩来是这个世界上工作最忙、工作最多的一个人。”
衣食住行
一些很有研究的医生对我讲,像总理那样的劳心劳力,鞠躬尽瘁, 换其他任何人也不会活得比诸葛亮长。“总理是累死的。如果做一项试验,选10 万人在总理那样的重负下经受总理那样的劳作,不出一年会倒下1 万,不出5 年会倒下3 万……”
休息与娱乐
毛泽东太忙,但是有自由,不想忙时可以不忙,去休息娱乐;周恩来太忙,而且没自由,不想忙时也常常被具体事务缠身而脱不开。
概括起来讲,总理的休息娱乐,主要有三种方式和内容:朋友聚会、文娱活动、体育锻炼。
夫妻之间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夫妻关系,无疑可以为人楷模。既是反封建的, 又继承了民族的传统的优秀道德;既是反资产阶级腐朽化的,又焕发出解放的现代文明的新气息。
毛泽东与周恩来
他让周恩来终身任总理,哪怕患癌,哪怕卧床不能视事,他虽不去看望,却仍然让他任总理,不允许任何亲近的人或确有能力的人去替换。他也许就是这样表达对这位忠心耿耿的战友的信任、理解、感激和尊敬。
周恩来一生确实为党和国家操尽了心。
周恩来逝世全过程
1 月10 日、11 日,各界群众向周恩来遗体告别。世界上再没有这样深挚的哀痛,哭唤声令天地变色,神鬼齐哀。围绕安卧在鲜花丛中的周恩来的遗体,群众的泪水把地毯洒湿了一米多宽的一圈。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例!
11 日下午4 点40 分,周恩来的灵车徐徐开向八宝山。十里长街, 几十万群众的哭声惊天动地。同一时间,全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溅满了8 亿人民悲痛的眼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