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器尚象》简介:

研究造物意味着读取被造物封存的历史信息,

意味着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有效的解码。

.

【本书看点】

造物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还是人类文明的记录者。造物既是图像表现的对象之一,也是图像依附的主要载体。回首往昔,古代中国的辉煌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传世文献中的有关记载云遮雾罩,无从证实,我们唯有通过出土的遗物,透过青铜器上的斑斑锈迹,玉器中的丝丝沁纹,陪葬坑中发掘出来的吹弹可破的漆皮,才能捕捉到过往千年的蛛丝马迹。

作者集合艺术/考古学界翘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兴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科研院校与文博机构,涵盖多种器物类型——礼器、庸器、兵器、乐器、食器、明器、行器、权衡器……研究方法多样——跨越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文献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框架经过精心设计与编排的学术文集。研究的对象,在时间上跨越了从原始时期到清代几乎整个古代历史时期,在空间上涉及丝绸之路的几个主要站点,在类型上覆盖了礼器、庸器、兵器、乐器、食器、明器、行器、权衡器等多个器物种类;采用了包括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文献学、艺术史研究方法在内的多种方法。以“器物研究”为关键词,力求汇集相关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理念,探索跨学科、多维度思考问题的可能性,集思广益,以推动对中国古代器物的整体认识。

.

【内容简介】

造物在揭示古代文化内涵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弥合传统文化中宏观概论与微观探究之间的鸿沟上起到了很好的联通(缓解张力)作用,以造物为中介,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争议得到了很好的梳理。

以“器物研究”为关键词,全书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器物名物研究,包括名物考证以及对器物的铭文、图案、刻划、功能的研究等。第二类为器物源流研究,包括探讨器物的形制和意义的产生、演变状况,以及特定器物适用的环境、对象以及使用的方式、时间等问题。第三类为器物周边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文化、事件、现象、信仰之间的关联研究等。

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先秦时期器物;第二,秦汉时期器物探讨;第三,秦汉以降器物研究。

.

第一,先秦时期器物。

张闻捷(厦门大学历史系)对周代的“行钟”与“行器”进行探讨。

董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从作册般铜鼋漫说“庸器”,进而补说并阐发有关器物的性质,提出这类器物从功能上可以称为广泛意义上的“庸器”,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礼器。

韩鼎(河南大学考古文博系)将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的神人纹双鸟鼓的纹饰与商代相关器物结合,对该鼓的纹饰特征进行系统认识。

陆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从对《周易》与《说文》的追记入手,通过对系辞引文的分析,对文字体系形成之前饰纹体系的造纹依据和取象模式做一了说明,认为中国饰纹体系初成时期奠定的造纹依据是仰观俯察,权衡物我,取象模式则是观象取则,依类象形。

沈骞(江苏南京博物院)赞同新疆和田玉在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丝绸之路文明的重要载体的观点,结合叶舒宪先生的“玉帛之路” 概念,从考古与古文献资料出发,对丝绸之路上历代(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和田玉的开采和输入中原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探讨。

苏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楚汉文化传承的背景说雄戟,选取雄戟这种兵器切入进行剖析,考察具体器物与文化观念的流传演变。

王拓(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主要对“绳墨”进行考释。先对“绳”“墨”进行释义,然后结合历代文献对“绳墨”的记载,认为“绳”与“绳墨”表示的是两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徐东树(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工艺制度探讨周秦之变。从工艺制度这个有效的视角可以发现,周秦之际涉及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大变迁,部分涉及意识形态的变迁,但不同于商周之变涉及了核心价值的变迁。

.

第二,秦汉时期器物探讨。

陈颖飞(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要从式盘起源发展探研秦汉天文占观念的变迁。

陈长虹(四川大学博物馆)着力对古代墓葬装饰中的梳妆图进行探讨。

顾颖(江苏师范大学)结合东汉解注瓶与汉代墓葬探讨其中的北斗信仰。

聂菲(湖南省博物馆)关注长沙马王堆汉墓,在前贤时彦的研究基础上,以一号墓北边厢随葬器物为例,视其为墓葬的一部分而加以梳理与分析,并尝试对随葬器物的象征意义进行阐述,进而以随葬器物的组成方式及空间营造的特点为中心展开讨论,拓宽随葬器物与环境的研究视野与范围。

张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重新检视西汉刘胜墓出土的一种可以相套在一起的铜器,着眼于铜器这种极为精细的制作方法——叠套,并对其制作传统做简要讨论。

周繁文(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关注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联体陶器,系统整理了两汉时期岭南地区所出五联罐的分布、形制、共出陶器、墓葬形制,进而探讨以五联罐为代表的各类联体器的工艺渊源、文化属性和器物功用,提出它应该是一种南越国时期在外地工艺冲击下出现的本土化产品,与“边地半月形地带”和环地中海地区的kernos可能存在渊源。

朱浒、段立琼(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通过对中国境内出土汉晋时期有翼铜人的研究,并对考古发掘与馆藏及少量民间收藏铜人进行系统梳理,得出汉晋铜人主要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呈由西向东分布。

.

第三,秦汉以降器物研究。

陈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将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的考察置于考古学视野下,以典型遗迹单位出土资料为本,运用器物形制分析与组合排比的方法,结合纪年资料,廓清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的年代序列。

胡嘉麟(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以淮安总管府儒学为例研究宋元时期的礼器。

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着眼于魏晋的清谈活动中的一种著名器物麈尾,在赵翼、贺昌群、范子烨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考古文献资料,重点考察麈尾的源流及其所体现出的六朝士人的审美意识。

彭圣芳(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探讨明代造物中的“崇古”与“追新”意识。

汪晓东(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以樏为研究对象,厘清从商至清,樏的造型、名称与功能随着社会的变迁产生的变异。

吴若明(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探究晚明外销装饰图像的西学东渐。

《制器尚象》摘录:

换句话说,造物在人类文明史中其实可以起到标签的作用,它们存储了所属时代1的坐标信息,一旦被封藏于墓葬或其他礼仪性瘗坎,便脱离了自身所属时代的历史轨迹,成了那个时代的化石。

《制器尚象》目录:

目次
器物源流研究
张闻捷 周代的“行钟”与“行器” 3
徐东树 改制不改道的制度分层与变迁——从工艺制度看周秦之变 18
苏 辉 从楚汉文化传承的背景说雄戟 41
董 波 犄角猛兽——辟邪、天禄形象考源的一个视角 51
张 佳 “深簷胡帽”考:一种女真帽式的盛衰史 89
吴若明 迎合、微变与程式化——晚明外销瓷装饰图像的西风东渐 119
程 颖 试论权衡器具秤杆刻度设计的起源与形成 134
汪晓东 樏的形制演变及意蕴象征 143
器物名物研究
聂 菲 器物与空间——以马王堆一号汉墓北边厢随葬器物为例 161
练春海 论汉墓内棺盖上所置玉璧的礼仪功能 172
顾 颖 东汉解注瓶与汉代墓葬中的北斗图像 190
游逸飞 另一种三辨券?——跋邢义田《一种前所未见的别券》 200
陈 轩 试析卡格里金饰上的柱台形象 204
朱 浒、段立琼 汉晋有翼铜人及其铭文新证 216
李修建 麈尾:形制、功能与六朝文人美学 233
黄义军 唐宋之间砚台的著述、形制与产地 250
陈长虹 道德、秩序与情色——古代墓葬装饰中的梳妆图 264
韩 鼎 商代神人纹双鸟鼓纹饰研究 299
器物周边研究
霍宏伟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石牌刻铭中的镜鉴考 319
邓 菲 器与图——宋代墓葬中的剪刀、熨斗图像组合 346
陈 冲 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瓷的考古发现及年代学研究 382
彭圣芳 明代造物中的“崇古”与“追新”意识 402
王 拓 “绳墨”考释 417
子 仁 中国饰纹体系初成时期奠定的造纹依据和取象模式 441
董 珊 从作册般铜鼋漫说“庸器” 45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