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传(修订版)》简介:

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其实,媒体和大众的眼中的金庸都是神坛之上的金庸。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详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的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2003年本书初版问世后曾引起广泛关注。十年后推出的修订本,使用大量原始材料,增补了许多鲜活的细节,不仅可以理解金庸作为报人、作家和商人的一生,并透过这个人物的命运更深地认识二十世纪风云跌宕的大时代,看到两岸三地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变迁。

《金庸传(修订版)》摘录:

他自称对诗词一窍不通,直到以后修订此书时,才读了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初识平平仄仄。所以他说:“拟乾隆的诗也罢了,拟陈家洛与余鱼同的诗就幼稚得很。陈家洛在初作中本是解元,但想解元的诗不可能如此拙劣,因此修订时削足适履,革去他的头衔解元。余鱼同虽只是秀才,他的诗也不该是这样的初学程度。不过他的外号‘金笛秀才’,他的功名,就略加通融,不予革除。”这番话固然是因为他的谦虚,实际上他的不少旧体诗词姑且不论平仄、音律,还是有很强的感染力,读来荡气回肠,有一种人生的悲怆感,如小说最后陈家洛为香香公主写的铭文: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一篇短短的铭文,如泣如诉,如诗如歌,这里有他自身的生命体验,情感创伤,经历了大时代的风云,饱尝离乱聚散的痛苦,已过而立之年的文弱书生写武侠小说主要出于商业动机,是替报纸招徕读者,适应市民的阅读趣味,但作为一个具有深厚人文素养,体会过人生甜酸苦辣,远离故土、事业无成的读书人,在他的作品中不可能不带上他自己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