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场新文化运动》简介:

五四思想界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复调,新文化方案多元互歧;二是竞争,各方案之间互竞互渗。本书研究的是以梁启超为核心的"研究系"的"新文化运动",这是一场我们通常熟知的新文化运动"之外"的运动,其目标和方式都与北大师生辈不同,已超越于(beyond)"民主"与"科学"。但同时,它又不是既存言说中新文化运动的外在对立物,而是创造新文化运动的建设性力量。全书通过对蓝公武、张东荪、张君劢等人及其主持的《学灯》《国民公报》《解放与改造》等报刊的分析,深入阐发“梁启超系”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与主张,呈现了新文化运动纷纭错综、复杂万状的生态。"研究系"在不同时期成为北大师生辈的反对者、竞争者、合作者,双方呈"竞流相",在五四时期深刻影响着《新青年》,也塑造着整个新文化运动。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目录:

序言 罗志田1
第一章 绪论: 复调的五四9
第一节 复调的五四9
第二节 谁是“梁启超系”?14
第三节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20
第四节 思想的“肌理”26
第二章 立异以求同: 《新青年》的竞争者33
第一节 “不谈政治”与创办“学灯”34
第二节 意外的交锋: 一篇剧评引发的敌意38
第三节 “痛骂”《新青年》: 意气的批评者41
第四节 立异以求同: 《学灯》与《新青年》关系的改善47
第三章 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蓝公武与《新青年》同人的互动52
第一节 政论与思想:《国民公报》的转向55
第二节 “吾辈”与机关报:响应《新青年》60
第三节 谁是敌人:批评钱玄同68
小结75
第四章 走向革命之一: 张东荪的总解决方案79
第一节 “非破坏不能革新”: 五四前后张东荪的转变80
第二节 “新式之结合”: 对青年的希望84
第三节 “阶级竞争”: 更新的力量与更新的结合87
第四节 “总解决”及其预备92
小结96
第五章 走向革命之二: 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运动98
第一节 转向新文化运动98
第二节 唤醒各界: 面向平民的文化运动1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 文化运动的方针109
小结114
第六章 欧游求曙光: 重新认识中西的意象117
第一节 求曙光118
第二节 柏格森与倭伊铿123
第三节 悲观与乐观127
第四节 新的计划132
第七章 从革命到改良: 删去“解放”的《改造》137
第一节 整顿《解放与改造》139
第二节 没了“解放”的《改造》144
第三节 从高谈主义到研究问题152
第四节 从反政治到谈政治159
小结: 走向改良166
第八章 型范未定: 化合中西的再造文明之路170
第一节 未必先有预定的型范170
第二节 化合中西的制度试验177
第三节 新心理与旧文化183
小结190
第九章 筑基础与造势力: 文化运动的政治走向195
第一节 缠绕中的文化与政治197
第二节 筑基础: 面向社会中坚分子的文化改造202
第三节 改党造党: “专从文化方面,另造一种新势力”206
小结214
第十章 总论218
一 “调节横流”: 与《新青年》派之关系219
二 形塑新文化运动的建设性力量226
附论 错位的战场: 孙中山与胡适的新文化运动232
第一节 引言232
第二节 别有怀抱: 革命方略下的“新文化运动”235
第三节 孙中山与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错位241
第四节 胡适叙述中的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248
第五节 结论252
致谢25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