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复仇》简介:
本书是刘勃“拆装《史记》”系列第一本。这是刘勃继“青春中国史”后又一力作,巧妙拆解《史记》的原有文本,通过考证、比勘、推理、猜想,将其拼装成另外一种故事结构,试图在宏大叙事和真实历史之间,寻找属于个体生命的鲜活故事。
从战国时代开始,许多人把自己的复仇梦想寄托到伍子胥身上,“伍子胥”慢慢竟有了些复仇之神的意味。在《错位的复仇:伍子胥传奇》中,刘勃通过史料比勘,将伍子胥复仇的前因背景、过程布局、后果影响细细道来,既精准刻画出春秋末期的纷乱现实,也重塑了一个血肉丰满、充满错位的复仇故事:
伍子胥投奔吴国是为了向楚平王报仇,但反而是楚平王之死让他在吴国的内斗中立稳了脚跟;他帮助吴国变得强大,但吴王的行为他已无力干涉,只能眼睁睁看着楚国百姓被野蛮摧残。至于鞭尸的情节,也许更多来自后人的虚构……
《错位的复仇》摘录:
这些都是故事,未必是事实,但很能反映创作背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心态。男权社会最核心的结构,不是男人压泊女人,而是少数男人统治多数男人和所有女人。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其实正点明士人和美女有相似性:都依赖某个上位者的赏识,实现自己阶层跃升的欲望。 正因为这种相似性,士人和美女之间就存在着竞争关系。他们都指望国君或大贵族重点关注自己,如果这位君主热衷做士人的知己,花在女人身上的心思就少了;反之也一样,一天到晚泡美人堆里,谁还关心你们这些士活得如何呢? 春秋是阶层壁垒很难打破的贵族社会,因此这种竞争反而不激烈。战国大争之世机遇无限,这种士人喜欢看美女被杀害的故事也激增,正反映了彼此生态位相近,因此资源争夺才更残酷。现实中也有这样的情景:要令女性满意,最容易得罪的可能就是弱势的男性。大家性别不同,却本是同一个阶级的兄弟姐妹,打断骨头筋相连,所以彼此仇恨才特别深。统治者地位倒是很超然的。孙武军训宫女的故事,或许也是在类似思潮下产生的。
《错位的复仇》目录:
灭门
灵王
弃疾
洗蔡
逃亡
吴国
鸡父
刺客
楚忧
兵圣
行人
夫概
将才
鞭尸
梦中
无衣
哀郢
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