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神话》简介:
当今,身为女性是一场值得称颂的冒险。
我不是驯养的动物,不可能被锁在一个被称为“家”的小小世界中。我不想做“妻子”,我要写作、旅行、去了解整个世界,要充分使用我的一生。
📷
“世界第一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 自述勇往直前、我行我素的一生:
如果有一天,有人会记录我的人生故事,那个人只能是我自己,不会是别人。
我生来就不甘平静,注定不会过按部就班的生活。我天性自由,不愿被任何人支配、窥视,也不允许任何人成为我的牢笼。
我就在这种挑战中度过了最初的青春时光。因为害怕被庸常的想法引诱、同化,那些年我就像一条未佩戴口套的野狗:远离人群,自由自在,随时可以发出自己的呐喊。
漫长的人生旅途,我也曾欺骗自己,屈从于对孤独的恐惧。短暂的温存牵绊过我,却不能让我停下脚步。
我转过身,仍旧像一条自由的野狗,继续我未来的路。
📷
勇往直前的“生猛成长之书”:不内耗,不拧巴,不妥协
勇气:“我为勇气所痴迷。没有任何美德,比勇气更吸引我。”
自由:“我不允许任何人成为我的牢笼。”
坦率:“我是一个有无数恶习的女人,将来注定要下地狱。”
📷
我行我素的“女性反叛之书”:她的人生,没有禁区
“作为一个女人,你得更激烈地战斗!”
没有她去不了的地方,没有她见不到的人:写政治、战争、革命,做战地记者,“写一切我想写的东西”;伊朗王后、玛丽莲·梦露、基辛格,“没有一个世界大人物会对她说不”。
📷
“世界第一女记者”炼成记:挑战权威,只说真话
“我永远不会为钱写作。永远不会!”
奥莉娅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为偶像的记者。 ——《纽约时报》
📷
杨澜、白岩松、李银河等一致推崇!
法拉奇一生致力于自由和平等,以一己之力挑战世界上所有的不公正。她关于家庭和工作的看法我很欣赏,让我认真考虑“应当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做点什么”这个所有问题当中最重大、最根本的问题。——李银河
《纽约时报》盛赞,曾获多项大奖,代表作《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风云人物采访记》畅销全球。
——————–
面对妇女权利、战争中的暴行和荒诞等禁忌话题,她的声音坚毅果敢。这让她深受左派读者的欢迎,尤其是那些像她一样蔑视权威的人。——《华盛顿邮报》
法拉奇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最质朴但又最复杂的人之一,即使是在她与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打交道时,她也不失那份神秘感。她对人世始终抱有某种对抗的态度,始终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姿态。——圣·阿里科(法拉奇传记作家)
对于那些像我一样热爱法拉奇的人来说,重温她的故事,她作为一位记者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这部回忆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无畏的女人,从年轻时起就渴望了解世界,渴望战斗。一个女人,一个作家 (她总是喜欢这样称呼自己),一个从越南到墨西哥再到德黑兰的记者,说出了世界的真相。她见证了最伟大的事件,让每一个关注她或阅读她文章的人都参与其中。——读者评论
《我不相信神话》摘录:
比起记者,我一直以来更想成为一名作家。 五六岁时,除了作家,我甚至想象不出自己会从事其他工作。我想成为作家,我知道自己要成为作家,但心里的这种冲动总是被无情地打击。 这种打击来自于金钱的问题,来自于家中经常发生的对话:“哼,作家,什么作家!你知道作家要卖多少本书才不至于让自己饿死吗?你知道作家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出名,才能卖出自己的书吗?” 母亲总和我说起杰克·伦敦,说他虽然只想写作,却也不得不出去工作,他做过服务员,还去过阿拉斯加淘金。有一天,她把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丢到我面前,说:“看看这本书!看看成为一名作家要付出多少辛苦和代价!”读完《马丁·伊登》,我被吓住了:成为一名作家真的如此困难吗? 后来我又听说,托尔斯泰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作家,是因为出身贵族,家境颇丰。写作期间,托尔斯泰还能去属于自己的林子里打猎,享用仆人们为他冰镇在雪地中的香槟。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靠赌博维持生计,普鲁斯特则拥有大量房产与财富。这些都是布鲁诺伯伯告诉我的,他是我父亲的大哥,当时也是一名记者。 他还说:“首先要生活,然后才是写作!如果连什么是生活都不知道,你还能写些什么?” 所有人都想让我打消当作家的念头,想让我知道写作是富人和老人的特权。我是当不了作家的,因为当时的我年轻又贫穷。 于是我相信,想要成为作家,就必须等到自己有钱并到了一定的年龄。这种想法伴随了我一生,也毒害了我一生,导致我浪费了数十年的宝贵时光。 由于这个想法,我开始考虑成为一名记者。
《我不相信神话》目录:
第一部分 用佛罗伦萨方言表达,用佛罗伦萨方言思考
第二部分 工作,旅行
第三部分 爱与自由
第四部分 写作这个职业
第五部分 严峻的考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