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现了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墓中出土的一万多件青铜器、漆木器、金玉器震惊世界。以编钟、尊盘、九鼎八簋、《二十八宿图》衣箱、十六节龙凤纹玉佩为代表的精美文物,不仅较全面印证了中国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其体现的音乐、科技、艺术成就也是人类“轴心时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因此曾侯乙墓被公认为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曾侯乙墓发掘和整理、研究过程中,谭维四等老一辈考古学家与来自音乐、古文字、科学技术史等不同学科的学者紧密合作,极大地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金声玉振,盛世回响。今年是曾侯乙墓发掘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特别是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不断推进。与此同时,曾国考古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果丰硕。擂鼓墩二号墓、叶家山,郭家庙、苏家垄,文峰塔等曾国墓地、遗址的发现,引起学界极大关注,曾国研究新作迭出,方兴未艾。“曾随之谜”逐步被揭开,曾国的族姓疆域、始封情况,曾侯世系、曾楚关系也日渐清晰。这些重大考古发现证明,曾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一度是名副其实的“汉东大国”,对于江汉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南方青铜时代的政治版图、文化面貌有着重大影响。
与以往出版的曾侯乙墓文物图录主要以材质为依据对文物进行分类不同,此次我们完全根据文物出土的位置,即曾侯乙墓中室、东室、西室、北室,结合文物材质、功能对文物进行分组,以求使读者较为方便地了解文物的相对位置和组合关系,更好地体现曾侯乙墓的特点。例如我们明确区别了中室和东室的乐器,将它们分别作为宴乐和房中乐的乐队组合。此外,我们找到了部分器物线图原稿,重绘了器物分布图。相信以《曾侯乙墓》考古报告和《曾侯乙编钟》为主,辅以本图录,能使读者较为直观、全面地了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文化、科技、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