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简介:

本书结合史前考古成果,呈现了对中国文化基因的探索与思考。首先溯源文化的演化过程,确立文化的三重结构;然后溯源中国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分析中国文明形成的格局;最后深入到文化基因的层面,探索中国文化的渊源,结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探讨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问题。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摘录:

我想绝大多数考古学者马上就会想到考古材料,考古学以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这是考古学成为一个学科的基础。最早的时候,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侧重研究器物,辨别真伪,判断年代,解读铭文,正所谓「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最终目的如吕大临所言,「探其制作之源,以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西方近代兴起的古物学开始注意出土物的共存关系以及器物形制的演变,从而把人类的史前史划分为石器、青铜、铁器三个阶段,也就是著名的「三代论」,它开启了通过古物来构建史前史的先河。后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共存关系与器物演变,在近代古物学的基础上发展出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形成田野考古方法,再后来把一定时空范围的有共同特征的遗存称为一个考古学文化,用以代表特定的人群。至此,考古学有了自己的理论、方法,再加上之前已经建成的近代博物馆以及相关社会实践机构,考古学正式形成。其后,发掘方法日渐规范与精细,材料分析的手段越来越多,博物馆、考古公园等相关文化设施也越来越多。简单地回顾一下考古学发展史,不难发现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确都是围绕考古材料展开的,所谓考古学的思维模式也只可能来源于此。 如果有机会与典型的中国考古学家聊天,的确能够感受到存在某种统一的思维方式。这里所说的「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主要是指新石器—夏商考古,历史时期考古因为受文献影响太大,以至于不那么典型;旧石器考古则是因为受到自然科学影响太大,也不那么典型。我曾经著文(《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分析过三个分支之间的关系,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中形成了文化历史考古范式,其中包括完整的概念纲领、支撑理论与实践体系,并对另外两个分支产生了强大的影响,虽然于这两个分支而言,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中流行的「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并不怎么适用。典型的中国考古学家会非常关注陶器的形制与纹饰,注意它们可能受到的文化影响及其渊源流变,通过它们来了解不同地区古代人群的...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目录:

目录
前编 考古学的视角
考古学的思维模式
考古推理的秘密
物里面有什么?
长时段的魅力
上编 文化起源
史前史的启示:人类如何演化?
回味莫斯特难题:石器之谜
跨越欧亚:阿尔泰旧石器时代
分工与交换的起源
龙泉洞的故事
醉酒的考古学家
通天洞归来:文化现代性的思考
思考精神的起源
瘟疫的考古学思考
技术、社会与后果
中编 农业与文明起源
回首农业时代
社会性的思考
社会网络的考古
饭局的社会演化
裕民:草原新石器时代的开端
中国史前农业的扩散、交流与竞争
史前经济学的思考:社会冲突与农业起源
社会权力的空间表达
作为体系的中国文明溯源
为什么夏是一个问题?
文化-生态交错带: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环
文明起源多元视角下的中国文明起源
下编 文化基因的形成与传承
文化基因何以可能?
大趋势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
中国文化基因的早期根源
文化基因的精神内核
作为形式的文化
物质性与物质消费
云直播与传统文化传承
穿越时空的旅行
中国式美好生活
萨拉乌苏:一个资源型区域的永续发展
为什么内卷化不是一个问题?
作为文化建设的考古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