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衰亡史》简介:

日本为何而战,又为何战败?

★1971年普利策奖作品,《希特勒传》作者约翰·托兰巅峰之作,畅销全球半世纪的二战史写作里程碑。版本经典,作者权威!

★10年历史,100万字,近1000页。历经数年实地调研,查阅上千份档案,依据五百多次采访对话,记录从公卿贵族到士兵平民的亲历者心声,深刻反思人性与战争,历史与命运。

★跳脱盟军和中国抗战视角,从日本角度审视战争,披露不为人知的内幕。

太平洋战争本可以避免吗?外交条款的翻译错误产生了致命影响!

美、日之间的外交竟如此充满偏见与误解,意气行事?

中国局势在美、日谈判中何以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筹码?

天皇的投降诏书录音竟差点被抢走?

★书写永恒的人性故事,一本书读懂日本国民性。

日军残忍野蛮的真相,为何他们既残暴又怯懦?

神风特攻队、一亿玉碎:自杀式攻击背后的民族选择与心理画像?

天皇在日本近现代政治和战争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佛教因果之轮是如何决定日本人的思维与行动方式的?

★历史可以写得像小说,像电影!

细腻到帧格,精确到分钟,“面对面”感受将官文臣的神态和语气,其思虑与决断的过程,全景还原美、日海陆大战场景,仿佛“亲临”现场。

文字版《硫黄岛家书》《中途岛之战》《日本最长的一天》,比电影更丰富、更饱满!

◎内容简介

约翰·托兰的代表作《日本帝国衰亡史》以日本于1936年至1945年间的一系列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为线索,全景展示了日本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由扩张到衰败直至最终投降的历程。托兰立足于大量真实档案、访谈,经由反复调研和修订,既披露了日美高层的诸多军事外交细节,也描绘了普通士兵、平民的情感和命运,视角多元,记叙细腻。全书始终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在场感,兼具战争史与政治史的双重性质。

◎外媒好评

“本书是托兰战争史著作中最为出色也最无与伦比的一部。”——约翰·巴克汉姆,美国著名书评家、普利策奖评审

这本书很可能是关于太平洋战争最具可读性、信息量最大的记述……在眼界上可与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相媲美,并自始至终保持着新鲜感与戏剧性。《日本帝国衰亡史》不仅讲述了一次次腥风血雨的军事行动,而且还首次披露了大量前所未闻的信息。——《芝加哥太阳报》

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激动人心……在托兰的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或许还不是战争场面,而是他对东京军政高层神秘决策的揭示。——《新闻周刊》

在他的每一本书中,托兰都要采访相关历史事件的实际参与者,有时会采访好几百个,以便从最了解这件事的人中获取不同方面的看法。他尽可能地对被访者持一种客观态度。“我相信这是我的责任,”他说,“把一切都告诉你,让你自己得出结论。我把自己的意见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当代作家传略》

《日本帝国衰亡史》摘录:

石原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历来最危险的敌人是苏联,为什么要冒同中国打仗的风险?接着又说对重工业薄弱的日本来说,同时打两场战争等于自杀。应该集中全国力量,发展生产力,直到能与苏联国力并驾齐驱。为了使日本在重工业方面能自给自足,日本应该避免与苏联和中国发生任何冲突,同时,实施一系列五年计划,开发满洲的资源,到1952年日本工业发展到最高峰时,才能发动全面的对苏战争并且打胜。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日本,而不能实行统制派所主张的向中国也许还要向东南亚扩张的政策。那样就必然会导致与英美开战。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唯一能得到好处的将是日本的真正敌人苏联。石原补充说,日本最大的危险不在东京,因为那里的上层人物是讲道理和听劝告的,最大的危险是在满洲。

《日本帝国衰亡史》目录:

前言
第一部 战争的根源
第一章 “下克上”
第二章 卢沟桥事变
第三章 “便是背水一战了”
第二部 黑云压城
第四章 白纸还原
第五章 致命的照会
第六章 “Z”作战计划
第七章 “战争到来的速度或将超出想象”
第三部 万岁
第八章 “视死如归”
第九章 “我们眼面的艰难岁月”
第十章 “胜机虚无缥缈,败局近在眼前”
第十一章 “对他们施以慈悲就是延长战争”
第十二章 “无愧于心”
第十三章 转折
第四部 死亡之岛
第十四章 “小本经营”行动
第十五章 绿色地狱
第十六章 “卑职罪该万死”
第十七章 终局
第五部 大军集结
第十八章 鼠辈与好汉
第十九章 向马里亚纳群岛进发
第二十章 “七生报国”
第六部 决战
第二十一章 “不让任何人丧失勇气”
第二十二章 莱特湾之战
第二十三章 断颈岭之战
第二十四章 溃败
第七部 苦尽甘来
第二十五章 “天赐良机”
第二十六章 “就像地狱熄火之后”
第二十七章 江户之花
第二十八章 最后一次出击
第二十九章 铁台风
第三十章 散兵游勇
第八部 “一亿玉碎”
第三十一章 寻求和平
第三十二章 “真没有那么值得操心”
第三十三章 广岛
第三十四章 ……以及长崎
第三十五章 “忍所难忍”
第三十六章 宫城事件
第三十七章 鹤之一声
尾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