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简介:
◎保留“川味”语言特色,书写二十世纪上半叶四川社会风貌人情。
◎袍哥、教师、劣绅,一个家族三兄弟走出三种人生之路。
◎乡绅、军阀明争暗斗,袍哥当道,土匪自封县长……马边小城真实历史究竟如何?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伏伽前半生的回忆录。书中不仅回顾了作者的人生历程,还将二十世纪上半叶四川社会的风貌人情也一一展现。
作者出生于川南小城马边,与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不同,这里地处群山之中,民族杂错。民国以来,由于中央权力消隐、地方自治力量薄弱,乡绅、袍哥、军阀、土匪,各种力量此起彼伏、你争我夺,军阀混战也在这个蛮荒小城中频频上演。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个人发展也充斥着时代的烙印,袍哥、新学老师、劣绅,便代表了作者大伯、父亲、幺爸的三种人生之路,与马边一道,展现了当时市井众生的人情世态。从川南马边,到蓉渝泸三地,作者还亲身经历了成都巷战、土匪劫财、军阀割据、饥荒遍野,在作者的回忆录中,这段尘封的历史似乎又重现于眼前。
本书作为作者的回忆录,保留了最具特色的“川味”方言,袍哥乡绅、土匪军阀、新旧知识分子在书中悉数登场,在作者冷静细致的描绘下,一幅川南地区的历史画卷正在向读者徐徐展开……
《旧话》摘录:
我出生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东侧的一座偏僻小城——马边。马边在汉代属西南夷地区;隋唐以后,历朝对小凉山以东的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先后在现今的雷波、马边、屏山和沐川地区建立马湖部、马湖路、马湖府等地方统治机构。马边在马湖府的北面,在“边徼之末”,故名马边。 马边是一个年轻的小县。它原本是一个防制彝人的军事堡寨。清代初年,由于外来的移民渐多,可以耕种的土地开垦得不少了,才设置厅治,民国后改称为县。 马边城后靠营盘山,是旧时营垒所在。山梁上由西折向东有三座炮台,居高临下,拱卫县城,控制着由彝区出来的要道。炮台里安有铜炮,最大的重约七八百斤,称为“大将军”,其次的也重约四五百斤,称为“二将军”。每当有什么事变,县城危急时,厅的最高长官兼管民政和军事的同知,就斋戒沐浴,焚香禀卦,叩请“将军”出战。炮台里的官兵也杀鸡宰羊,在炮筒子上淋些血,粘上些鸡毛羊毛,叫作祭炮。 从大炮台下望,整个马边城尽收眼底。全城呈裹肚形:西南两条狭长的街像弯曲的带子,城区的主体则像下垂的肚袋。正当袋底,有一座高高的阁楼,那是东门城楼。按说,裹肚是装钱的,马边得了这风水之胜,应该是富有的,可它却很贫穷,原因就在于东门那个洞,把什么钱财都漏掉了。曾经有个厅的长官在东门外筑了一道照壁,想把那洞孔堵住。但光绪二十八年(1902)涨大水,把照壁冲掉了,人们认为这是天意,是不可改变的,以后就没有再修了。 沿着城墙脚,由南经东而北,像一条翠绿的绸带镶嵌在裹肚边缘的是马边河。它从大凉山深处的黄茅埂流来,一路上都是高山峡谷。被紧紧束着的水流,像一条蜿蜒的巨蟒,在丛山中挣扎、蜷曲、翻腾。湍急的水流冲着岩石,翻起满河雪浪,发出殷殷洪洪的闷雷般的吼声。它是犷悍的、野性的、狂放不羁而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的,一如这儿的山民。 马边河除去夏季发洪水以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澄澈晶莹的。所以在历史上它叫清水河。尤其是在北门外那...
《旧话》目录:
上部 边城
一 边城
二 源兴号
三 祖母
四 宋士杰造反
五 早逝的父亲
六 溃决
七 祖母的丧事
八 幽静的碾坊
九 海娃哥
一○ 阴谋诡计
一一 两寡妇
一二 “滇军”进城
一三 李马刀闹鬼
一四 绅粮们失计
一五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一六 两口子
一七 青龙!青龙!青龙!
一八 在尘封的阁楼上
一九 逃出源兴号
二○ 听评书归来
二一 烟与赌之争
二二 小巷里的顽童
二三 上小学
二四 走出马边
下部 风雨泥途廿五年
一 川南师范
二 由考师大到“二·一六”惨案
三 危险的旅途
四 成泸辗转
五 川大生活
六 李静波之死
七 苦闷中的探索
八 毕业就是失业
九 记者生涯
一○ 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浮与沉
一一 到鄂西去
一二 在《华西日报》
一三 一个转折点
一四 马中前五年
一五 重返马中
一六 马边解放前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