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天堂”》简介:

茶馆、菜馆、烟馆、旅馆,为何会在沦陷后的苏州愈加兴盛?这些繁荣表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

沦陷区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那动荡的八年?对伪政权统治沦陷区又该如何进行评价?

本书对焦沦陷区城市中的普罗大众,揭示战争阴霾与畸形繁荣交织下的城市生活真相。

【图书简介】

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个过去被视为人间最富庶的天堂,在中国对日抗战期间遭受摧残,已不再是过去的景象。这动荡的八年,身处沦陷区的苏州百姓是如何度过的?

本书透过苏州的茶馆、菜馆、旅馆与烟馆等四种休闲行业的研究,呈现抗战时期苏州“畸形繁荣”的城市生活,扭转了过往对沦陷区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工商与金融萎缩等的既定印象。同时从大时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从畸形的繁荣见民众的消费习惯与集体心态。此外,作者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本书看点】

1.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新近力作,少有的沦陷区城市生活史,为观察20世纪中国的沦陷区城市特征提供了一扇窗户。

台湾著名明清史专家巫仁恕先生聚焦身处沦陷区百姓动荡的八年生活,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2.以小见大,视角独特,从公共生活的常变兴衰,再现长期为人忽略的沦陷区百姓生存面貌。

从社会文化史以及市民大众的角度出发,透视茶馆、酒菜馆、旅馆及烟馆这些具体而微的物质空间,揭露沦陷区城市“畸形繁荣”的风貌,挑战长期以来读者对沦陷区城市的既定认识。

3.史料丰富扎实,视野广阔。

作者以大量的档案公文、新闻报道、地方文献、口述史料为基础,综合当地知识分子的私人日记,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4.一部眼光向下的民众生活史,让我们看到抗战时期苏州城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劫后“天堂”》摘录:

茶馆是中国城市内街头文化的代表之一,本章想要探讨的问题是:茶馆这种所谓街头文化之代表到了抗战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去茶馆所具有的多元功能是否依旧?在物价高涨与政府管制严格的时代,茶馆的经营者如何生存?消费者又如何透过茶馆这个公共空间来表达抵抗?更重要的是沦陷后苏州的茶馆反映了政府对公共空间的进一步控制。沦陷之后的苏州茶馆并没有因此而萧条,反而生意兴隆更胜于战前。沦陷后苏州人热衷于茶馆的现象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集体的社会心理,也就是在未来不确定感的情况之下,找寻一种排解苦闷的出路。苏州茶馆又具有许多社会功能,尤其是作为商业交易买卖的“茶会”,与调解民事纠纷的“吃讲茶”,是当地的两大特色。

《劫后“天堂”》目录:

简体版序

★ 导论
第一节 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回顾
第二节 章节概要
★ 第一章 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一节 近代苏州的城市发展
第二节 新旧并陈的茶馆
第三节 从酒楼到茶馆
第四节 从客栈到旅馆
第五节 从烟馆的盛行到禁烟运动
小结
★ 第二章 从天堂到地狱
第一节 苏州沦陷的过程
第二节 伪政权的建立与转移
第三节 汪伪政权在华中沦陷区的统治政策
第四节 沦陷后苏州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
小结
★ 第三章 严谨与取缔下的茶馆
第一节 茶馆的经营与发展
第二节 茶馆的多元功能
第三节 同业组织的成立与转型
第四节 伪政府对茶馆的控制
小结
★ 第四章 “利市三倍”的菜馆
第一节 沦陷前期菜馆业的恢复
第二节 菜馆业面临的难题
第三节 沦陷后期的畸形发展
第四节 菜馆空间分布的变化
小结
★ 第五章 高挂“客满牌”的旅馆
第一节 从浩劫到复苏的旅游业
第二节 旅馆的繁荣与其原因
第三节 汪伪政权对旅馆业的管制
第四节 旅馆业的经营与内部矛盾
第五节 旅馆与战时的社会问题
小结
★ 第六章 不戒吸的烟馆
第一节 鸦片垄断贩卖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烟馆与吸烟的盛行
第三节 沦陷后期汪伪政权的禁烟运动
小结
★ 结论
征引书目
附录
索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