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亲历记》简介:

关于苏联的崩溃,除了苏共政治局委员,或许没有人能够给出比马特洛克更为权威的叙述。——《科克斯评论》

·

★一部记录与剖析世纪剧变的重磅启示录: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因内忧外患步入末路?

美国大使亲历冷战结束与苏联崩溃,70万字还原大国解体的漫长历程

★外交官+学者的双重身份,局内人经历+学术研究的内外视角,回忆录+历史研究的非凡结合

★从莫斯科到华盛顿,从维尔纽斯到阿拉木图,描摹帝国黄昏的全景图像

★一众历史人物的鲜活记录,近距离刻画当局者的步步为营与举步维艰

★知名学者理查德·派普斯 | 赫伯特·埃利森,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外交事务》《科克斯评论》一致盛赞

★重温苏联70年历史,理解30年后的世界

·

这本书首次全面讲述了从1987到1991年的惊人事件,并且仍然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华盛顿邮报》

对于任何以开放心态面对这一问题的人而言,《苏联解体亲历记》都是一本必读书。马特洛克与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着紧密联系,并以他的洞见、优雅与平和细致记录了这一过程。——马歇尔·舒尔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在枪炮静默之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作为苏联最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第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地方不再与莫斯科亦步亦趋,民众开始反对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戈尔巴乔夫进退失据,叶利钦有仇必报,政变者各怀鬼胎……透过亲历者的叙述,切尔诺贝利、东欧剧变、八月政变、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定义模糊的名词或符号,而成为生动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平民、从国内到国外,马特洛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大国欲坠的势头,铺展开一张角力的大网,并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苏联的最后岁月。最终,这个帝国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力量尽数吞噬。它几度挣扎着浮出水面,求得那赖以生存的一丝氧气,但最终仍被脚上的镣铐拖入深渊。

·

作为一名卓越的苏联专家,马特洛克以大使身份所接触到那些人和事,为其研究带来了一种罕见的权威。他在书中展现了苏联关键人物的回忆录中也没有的洞见。——《外交事务》

没有人比马特洛克更有资格讲述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变。他在俄国历史、语言、文化、文学和政治方面的背景,让他成为这一问题的杰出权威。他的分析对于我们对苏政策的形成不可或缺,而且往往极为成功。对于书中写到的众多人物,马特洛克都十分了解,他们的性格、偏见、力量和缺点在他笔下都极为生动。——马克斯·坎珀尔曼,国务院顾问,苏联问题专家

这本书精辟分析了苏联制度的成就和问题,同时生动叙述了导致苏联解体的人与事……马特洛克是在莫斯科、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多年的权威人士,他对本世纪最重大事件的近距离观察是其严谨治学和非凡外交生涯的独特产物。——赫伯特·埃利森,华盛顿大学教授

没有其他美国人能够如此亲近细致地观察苏联的崩溃。多亏了马特洛克的精彩工作和判断,他的书贡献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独特记录。——理查德·派普斯,哈佛大学教授

《苏联解体亲历记》摘录:

  在1986年和1987年哈萨克斯坦政局波动期间,人们对腐败的指责并不强烈,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邻近的乌兹别克斯坦,反腐败运动却开展得如火如荼。   早在戈尔巴乔夫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前,反腐败运动就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展开了。勃列日涅夫的好友、长期以来一直担任该地区党的领导职务的沙拉夫·拉希多夫于1983年逝世。他的死,使令人触目惊心的贪污腐败现象渐渐地暴露出来。拉希多夫的继任者伊纳姆宗·乌斯曼霍孔耶夫为转移人们对他个人的注意,在抨击其前任的同时,表面上也配合执法官员进行调查工作。审查出的一些案件令人发指,涉及成百上千的官员,他们狼狈为奸, 虚报棉花产量,从子虚乌有的商品中攫取钱财。乌斯曼霍扎耶夫想蒙骗警察的企图终究是徒劳的。1988年1月,他被革职,并因多项重大罪行受到指控。   乌斯晏霍扎耶夫的继任者拉费克·尼萨诺夫在1988年宣布说,自1983 年下半年以来,在乌兹别克有100名官员因贪污腐败而受到起诉,有3000 人被革职,另有1.8万名党员被开除出党。有两名罪大恶极者被处以极刑。 不管这些指控多么有效(似乎大部分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乌兹别克的反腐败运动最终并未击中要害。乌兹别克人认为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腐化现象是整个体制的错误,而单把这些官员拉出来作为替罪羊,令他们深为不满。   毕竟,除了一些针对勃列日涅夫亲贼的指控外,许多被指控收取贿赂的人住在莫斯科,而不是在塔什干,但当局并没有做出努力,对那些住在莫斯科的人进行司法审查。而且,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莫斯科派来的最成功的调查人员(指取供与定罪)中,有两名后来被指控在这一过程中使用不正当手段来榨取供词,并转稼到无辜者身上。他们就是来自莫斯科的亚美尼亚人特尔曼·格德连和来自列宁格勒的俄罗斯人尼古拉·伊万诺夫。直到他俩在指控莫斯科的高级官员时故伎重演,莫斯科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当外来者(主要是俄罗...

《苏联解体亲历记》目录:

第01章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第02章 帝国
第03章 火炬的传递
第04章 扩大改革空间:减轻外部压力
第05章 致命的分歧
第06章 “人类的共同利益”
第07章 边远地区的骚乱
第08章 华盛顿摸索前进
第09章 算数的一票
第10章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率先行动
第11章 关键的一年
第12章 骚动不安的冬季
第13章 非民选总统
第14章 俄罗斯做出抉择
第15章 窃取资产的灾难
第16章 戈尔巴乔夫向右转
第17章 预演
第18章 戈尔巴乔夫寻求妥协
第19章 盲人的讹诈
第20章 失败的政变
第21章 帝国的解体
第22章 致命的打击
第23章 对某些答案的思考
第24章 尾声
· · · · · ·